今年1-3季度,浙江海寧市經編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33.89億元,同比增長14.6%,實現利潤總額8.53億元,同比增長13.22%,完成應交稅金總額6.87億元,同比下降12.1%。工業總產值、實現利潤總額較上年同期均表現為增長態勢,主要還是由于引進KS經編機使得產能增加和化纖業務增長所為。
由于7-8月份開始的化纖原料價格的快速上漲,而經編產品價格無法同步上漲,一舉打破了KS經編連續3年以來的好日子,不少中小型企業已經為應收貨款和不斷增加的庫存發愁,期盼著9月底邊旺季市場的到來,以緩解當前生產與經營的矛盾和困難。事實上,KS經編利潤已經出現下滑,同比去年下降幅度達15%以上,上述所反映的利潤指標增長因素(同比增長13.22%)是依靠了化纖行業(同比增長35%)、產業用行業(同比增長20%)和后整理行業(同比增長65%)的增長及貢獻所致。由于去年以來大量引進經編機,加上不少企業廠房改造投入而導致進口設備抵扣和固定資產投入抵扣增加等因素,是應交稅金指標較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雙軸向網布、產業用壓延膜生產及燈箱布篷布出口形勢,表現出平穩及增長的良好局面。
當前KS經編困難的形勢是市場經濟正常的行情波動還是與美國發起的中美貿易戰有關?下一步海寧經編產業用是否會受到波及?人們不敢多做想象。
1-3季度KS經編與往年的不同點
1.設備猛增導致用工緊張
節后經編行業勞動力用工市場一改前三年相對平穩的用工環境,出現了搶熟練工、亂漲工資的局面。由于連續3年來經編行情表現良好,導致2017年和2018年企業超量引進了生產設備KS經編機達152 0173 3840臺,比原有設備的擁有量增長了20 %以上,于是生產能力也一下子凸顯了出來,勞動用工緊張的矛盾便迅速浮出臺面,再加上少數職工故意制造聲勢,以達到哄抬工資的目的,一些新增設備的企業為了能夠早日招收到理想的熟練工人,一時出現了著急的情緒,于是只有跟隨著用工市場亂漲工資的節奏,使得用工市場一時間出現了較為混亂的局面。到正月20左右,企業招工和工資水平高低成為了今年開工以后的*熱門話題,由于不少工人只想入職一個工資高崗位好的理想企業,故意等待與觀望,這樣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用工緊張的狀況。在這個檔口,經編行業協會在會長和有關骨干企業的組織參與下,主動出擊,客觀公正地分析用工市場供需狀況,通過對企業用工市場摸底調研,初步掌握了當前經編行業用工的真實狀況,認為今年用工的缺口并不是市場上流傳的那么大,工資上漲的幅度也不應該串得那么高,于是采用微信群播發正面信息等手段,對工資上漲水平形成了不超過12%的默契。通過幾天的相持,終于使經編用工市場趨于平穩,大多數工人各就各位,廣大企業也很快開啟了2018新一年的生產模式。
2.化纖絲價格快速并持續上漲
在7月份以后化纖原料價格不理性上漲,特別是8月份以后,主要供應海寧經編的江蘇和浙江的6家化纖企業形成價格同盟,化纖原料價格幾乎每天上漲,每天上漲的幅度少者50元/噸,多者200元/噸。但是涉及到KS經編產品的銷售價格幾乎無法上漲,更談不上同步上漲了,雖然通過協會開會進行形勢分析與價格協調,出臺了一系列KS經編主要產品指導(建議)價格,但還是無法達成企業普遍的心理意向指標和市場驅動的愿望。KS經編遇到了近5年以來*大的市場挑戰與風險!到了9月中旬,化纖原料價格基本保持止漲保穩了,可是經編園區的幾家專門加彈企業所生產的DTY價格出現了下降趨勢,這在以前沒有出現過,說明DTY的需求量從跟本上緩慢下來了,業界認為,這不僅是加彈企業的不利消息,也是KS經編行業的不利消息。
3.海寧經編行業協會發布《海寧市經編行業協會致上游化纖龍頭企業的呼吁書》所引起的效應
8月4日,桐鄉經編商會發出《停產倡議書》后,8月6日下午3:00海寧市經編行業協會召開了大會,一方面針對當前形勢進行了全面的分析與市場預測,尋找對策。一方面就化纖絲一路漲價,而經編產品卻難于相應提價,通過與會人員共同分析與醞釀,在到會120人的舉手表決一致同意下發布了《海寧市經編行業協會致上游化纖龍頭企業的呼吁書》,提出POY漲價過快過猛、不合理、不理性,以懇求的姿態呼吁上游化纖企業溫和理性漲價,能給下游織造企業一條生路、一個空間、一絲希望。由于桐鄉經編商會在8月4日發表的《停產倡議書》在網上重要位置被放大發表,引起業界的高度關注和相關的效應,8月6日(星期一)上游化纖上市公司的股價大幅度下跌,加上海寧經編的《呼吁書》發布后,引來了多方媒體的重視與關注,雖在協會再三回避與推脫之下但還是不可避免地碰到而接受了證券時報、中國證券報、新華社浙江分社等媒體的采訪。部分媒體記者可能是立場觀點有所不同,加上對海寧經編產業的不夠了解,更多的似乎是為著化纖企業說話,所以有些報道的用詞并非是協會所要表達的意愿和態度,由于某些報道的偏頗與失實,造成了一時間對海寧經編行業整體運行較多的負面反應,更有甚者,傳出了海寧市經編已經全線停產的說法,誤導了業界和相關部門的視線。
為了如實反映海寧經編的實際運行情況,在上級部門的高度重視下,8月9日,經編園區組織人員對網格內企業進行全面排摸和走訪,未發現因本次《呼吁書》發布后而停產的企業。中小規模的經編企業化纖原料絲還可維持生產5至15天,大企業可維持生產1個月左右。規模在億元以上的企業,雖然因原材料價格上漲擠壓了一定的利潤空間,但生產經營情況仍然保持良好。走訪調查發現,今年POY價格已上漲30%左右,特別是進入下半年后,漲價速度過快,7月9日至8月10日,一個月漲價達14%,超過了部分下游企業的承受能力。漲價原因主要有:一是POY的原材料價格上漲。POY上游產品為PTA,而PTA的上游產品是PX,我國PX產品對外依存度超過50%,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發酵,人民幣快速貶值,PX產品上漲無法避免,因此POY價格上漲有其客觀原因。二是經編產業產能擴張過快。2017-2018年經編產能擴張速度明顯加快,全市2016年KS經編機在3600臺左右,到目前已達到5000臺左右,導致銷售競爭愈發激烈。此外,新進企業、小企業沒有核心技術,產品層次比較低,原材料占其產品成本的70%以上,原材料價格一有波動,對其影響較大。三是上下游供求關系失衡?;w項目是高能耗項目,其單位增加值能耗水平一般在1.4噸標煤/萬元左右,是屬于限制類的項目,普遍存在投資項目想進不能進的現象,一旦下游產能擴張較快,將導致上游產能相對不足,供求關系失衡必然導致價格上漲。此外,POY企業集中度很高,桐昆、新鳳鳴、恒逸、恒力、盛虹、榮盛六大企業市場占有率在70%左右,具有較強的話語權和定價權。
海寧經編行業協會呼吁企業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有訂單的應該依單生產,盡量壓縮庫存和回收應收貨款。海寧經編園區管委會和經編行業協會將密切關注轄區內企業庫存化纖原料絲用完后的進貨動態,引導企業穩妥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危機。(**紡)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