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美聯儲加息如期而至,中國央行如何應對備受關注。9月27日,中國央行未開展公開市場操作,但也未對是否“加息”明確表態。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存貸款利率上下限已經放開等諸多因素,近段時間以來,存貸款利率的調整并不在討論范圍之內。目前市場上所謂“加息”,通常指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的調整。
一位農商行交易員認為,至9月末央行都有可能不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如果央行不操作很難知道央行的態度。此前,央行曾連續多日暫停逆回購操作。
“這次央行按兵不動的概率比較大。現在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是關鍵,加息與否主要是在于匯率壓力,如果美元指數沒有明顯上升動力,調整利率的迫切性也不明顯。”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年內央行仍存在小幅加息可能,同時定向降準置換MLF亦是大概率事件。
未開展公開市場操作
9月27日,央行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當日有600億逆回購到期,凈回籠600億。
“當日月內資金非常寬松,因為MPA考核很多銀行只出月內資金。跨月資金價格雖有上行,但這是正常季末現象,而且出跨月資金的并不少,另外價格上與以往季末相比也算不上貴。”前述農商行交易人士稱。
考慮到季末財政支出推動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較高水平,國慶節前流動性得到緩解,中信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明明認為,公開市場操作可能在節前處于連續暫停階段,這也導致了央行加息與否結果的缺席。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去年至今美聯儲先后加息6次,中國央行有3次小幅上調了政策利率,去年6月和今年6月并未跟進,近期一次跟進與否尚未明確。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短期內央行有理由不跟隨美聯儲加息。因為當前我國央行確立了“合理充裕”流動性管理目標,市場利率(DR007)僅略高于央行公開市場政策利率,后者上調的空間較小。更重要的是,由于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國內穩投資、穩增長需求上升,在“寬貨幣”向實體經濟“寬信用”傳導不暢情況下,仍需要央行低利率政策給予支持。
光大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張旭在分析了央行可能的五種應對方式后,認為OMO(公開市場操作)不加息+小幅抬高DR007中樞>不做任何反應>降準+小幅抬高DR007中樞>OMO加息+降準>OMO加息。
“如果不在OMO中加息,可以避免釋放出明顯的信號,反而給提高實際的資金利率創造出了空間。資金成本的提高可以緩解外匯市場的壓力,達成應對美聯儲加息的目的。同時DR007的變化較容易調控,因此政策的可控性也很高。鑒于此,OMO不加息+小幅抬高DR007中樞的概率是*為有可能的政策選擇。”張旭認為。
央行參事盛松成表示,跟隨美國加息不適合我國目前國內經濟形勢,我國當前需要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促進經濟平穩增長。美國加息短期內對人民幣匯率也會有一定壓力,但壓力不會太大,因為我國經濟總體穩定,也有一系列的匯率和資本流動的管制措施,“何況中美利差尚在”。
8月初,央行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調整為20%,此后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價行重啟“逆周期因子”。9月中旬,央行和香港金管局簽署了合作備忘錄,便利中國人民銀行在香港發行央行票據。
清華大學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駿稱,央票作為流動性管理工具之一,今后央行也可以通過發行央票來調節離岸人民幣流動性,穩定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四季度或有降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目前多數交易員認為,年內資金面會持續目前較為寬松的態勢,不會出現大幅調整。分析人士多認為,在美聯儲持續加息背景下,未來央行仍會上調政策利率,同時也會在合適時點進行定向降準。
王青稱,“加息降準”或將成為央行未來應對美聯儲持續加息的政策組合,四季度央行仍有可能小幅上調公開市場政策利率,同時繼續采取“置換式降準”,疏通貨幣政策傳導路徑,緩解民營經濟、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原因在于,若中國持續按兵不動,未來中美利差進一步收窄,當前中美十年期國債利差約為60個基點,已低于90個基點左右的舒適區間。此外,流動性“合理充裕”并不意味著貨幣政策轉向全面寬松,隨著 “寬信用”效果逐步顯現,未來流動性充裕狀態也將合理有度,甚至可能適度收縮。
“降準政策可能很快兌現。今年降準政策呈現非常明顯的周期性,而且昨日的國務院文件再次提到完善定向降準政策,所以很可能近期再次降準。具體時間點,可以參照年內前兩次降準的時點選擇,國慶節后經濟金融數據公布后存在一個合適的政策公布時間節點。” 明明稱。
9月26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提到,完善定向降準、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資金更多投向創新型企業和小微企業。
邵宇認為,四季度降準概率較大,也可能會采取加息、降準兩種結合的方式。“降準主要是提升M2,現在M2與名義GDP的增速還有一定差距。不過目前銀行間市場流動性較為充裕,要將貨幣向信貸疏導,要進行定向降準,并在MPA等考核上給予更多支持,這樣才能讓銀行更愿意投放。”他說。(21世紀經濟報道)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