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 早在12年前,習近平同志就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隨著我國由紡織加工制造大國向著紡織強國邁進過程中,環保治理力度加大,印染行業產能進一步縮減。如在2016年,柯橋區委區政府啟動了史上*嚴厲的印染行業“亮劍”整治行動,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推動印染產業轉型升級。
實現印染水資源生態可循環利用,節能減排,對今后我國紡織印染行業乃至整個紡織工業能否健康、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我國是全球紡織加工制造大國,其中印染加工過程中產生了大量必須處理處置的工業污染物。就有關估算及統計資料,紡織工業廢水年排放量約在19億噸左右(其中印染廢水是主要的),廢水排放量在我國41個工業領域中排第三位,污染物濃度(以COD計)排名第二。 印染廢水處理 “零排放”必將實現
無論國內外近年來都在進行印染廢水零排放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技術成果,但*終還是因處理運行費用較高、改造費用大、工藝技術參數調整操作等問題,無法廣泛推廣應用。據中國紡織規劃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俞亦政介紹:“目前國內一般印染廢水處理費用一般為10元/噸水。而對于印染廢水零排放,目前處理費用通常在20元/噸左右。由于運營成本有些偏高,一般的印染加工企業比較難以接受。”
通過廣泛調研,以及在東華大學、清華大學和廣大環保類上市公司的支持配合下,中國紡織規劃研究會提出了“內修外引”的工作思路,即在行業內加緊組織研發攻克零排放核心技術問題,在業外(主要針對環保類上市公司)廣泛開展零排放相關技術的征集、引入或嫁接。經過嚴格的篩選、論證,以及組織有關單位進行中試及生產性運行試驗,試點建設示范工程,比較有針對性地解決了印染廢水零排放一些關鍵性技術,初步達到了“零排放”技術項目可實際推廣應用目標。“在低運行成本和低投資改造費用情況下大幅度提升廢水處理效率,有效提高廢水回用率(一般可達70-96%)。綜合處理費用一般不高于現有10元/噸水。”俞亦政樂觀表示。
據此,組織實施紡織印染零排放項目已列入中紡規劃研究會2018年行業發展前瞻性項目研究推廣計劃的重點內容之一。目前已完成了在江蘇楓華紡織整理科技有限公司的2年試運行;山東如意集團所屬如意數碼科技印染有限公司的實施;以及紹興海神印染制衣有限公司的試點。計劃將于9月份,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組織,在浙江紹興舉行“紡織印染零排放項目”推介推廣會。 環保項目推行 專項基金助力
從行業發展層面看,優秀成熟的技術項目、科技成果在推廣應用過程中離不開資本、資金的支持。推進紡織印染零排放項目應用推廣也同樣如此。中紡規劃研究會廣泛與國內一些資本、券商、基金以及上市公司投資機構溝通商議,同時經過了資本方面對項目的論證,*終決定與中紡聯行業發展部共同組織籌建、發起“紡織環保發展專項基金”,對零排放項目應用推廣提供實質性的資金支持和資本保障。
一周前,由中國紡織規劃研究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行業發展部組織,東方國際上海紡控集團協辦的紡織環保發展專項基金聯席會議在上海召開,并在會上建立了紡織環保發展專項基金聯席會議制度,除了為發起籌建紡織行業環保專項基金做準備外,還旨在充分發揮資本、金融、紡織、環保、科研等各行各專業領域的專業特質與經驗,加強各方的聯系、溝通、商議與協調配合,強化提升專業服務水平,并為加快紡織產業產融結合步伐進行摸索與嘗試。
“對于這個專項基金,**一定是作為行業性發展基金,在管理上必須要接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在業務上要專業化管理。在運營上要規范地市場化運作。”中國紡織規劃研究會執行會長馮德虎向記者強調,“基金成立后,要在中紡聯指導、協調下,與印染、環境等各專業協會進一步溝通協調,步調一致。在目前與中紡聯行業發展部通力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聯合中國環保協會、印染協會、中紡聯環資委、工程學會環境專業委員會等專業機構,一起來組織開展項目論證、技術成果推介推廣等活動。”
對于紡織環保發展專項基金建立后的遠景規劃,馮德虎表示,該基金今后將主要支持紡織工業印染零排放項目的推廣應用,也可以包括其它紡織環保類項目,如園區綠色環保改造項目等。對于紡織加工企業比較集中的地區,還可以引入地方政府的引導資金,或與地方政府扶植性發展基金合作,設立針對特定地區紡織環保發展服務的專項子基金,為地方綠色環保、經濟發展開展服務。
“去年年末,中紡規劃研究會進行了換屆工作,且根據行業發展需要重新調整了工作定位,把組織開展紡織工業產業經濟、產業技術、產業金融、產城融合等前瞻**性項目的研究推廣應用,以及進行相關研究領域的探索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任務。”中國紡織規劃研究會會長李進才向記者介紹。
有關中紡規劃研究會“一個產品三個平臺”新目標定位,目前也正在積*發揮作用。據悉,本月底將召開紡織服裝上市公司董秘聯會議,會上將發布和解讀2017紡織上市公司運營發展情況分析,以及各類紡織服裝上市公司綜合績效排名名次發布等。 【紡織印染零排放技術】
紡織印染零排放技術是由東華大學奚旦立教授領導的研發團隊完成的一項成套系列性技術,目前已經在多地完成了項目中試和工業化運行試驗,建立了零排放項目工程試點示范基地。
零排放項目關鍵系列技術包括:“稀有金屬催化氧化技術”、“類納米棒曝氣技術”、“高效油水分離劑技術”,以及“促進劑”、“類納米過濾器”、“印染污泥生態利用”、“雜鹽凈化”處理技術等,主要包含5項創新核心技術、10多項發明專利技術及其模塊化技術集成,系統各關鍵要素多數實現了標準化、模塊化,以便于實際工程化應用。
該技術能在低運行成本和低投資改造情況下大幅度提升廢水處理效率,提高廢水回用率,較有效地解決當前印染加工企業產生的廢水難以有效處理的問題。目前,項目已進入實際應用推廣階段。
印染廢水處理零排放技術特點和優勢:
(1)節約資源:占地面積約為傳統方法的50%-60%,節約大量土地和可能87-75%的工業用水。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政治效益都比較大。
(2)工程改造投入低,整套處理技術裝備投資小。項目運行處理費用低且適合老廠原有裝備的技術改造。
(3)實施生態印染技術效益估算:產值約80-90億元。產生的環境效益*大:若每天減排廢水量48萬噸,每年減排廢水1.6億噸(不包括改造部分);每天減排COD約720噸,每年減排COD約23700噸。
(4)運行穩定,操作及管理簡便。污泥沉降和脫水效果好,無異味產生。
(**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