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 ?近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降低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自今年7月1日起實施。據悉,此次降稅是2015年以來我國第5次下調消費品進口關稅,共涉及152 0173 3840個稅目,是前4次降稅總數的7倍,涵蓋日用消費品稅目的70%以上,平均稅率由15.7%降為6.9%,平均降幅高達55.9%,將惠及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次消費品進口關稅下降有著深刻的社會和經濟背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對消費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此外,隨著全球一體化的推進,國人走出**的機會越來越多,他們通過出境游、代購等方式在海外大肆購買國際品牌消費品,不僅導致國家外匯大量流失,還把大量的稅收留在了國外。有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消費者購買的奢侈品占全球個人奢侈品銷售的46%,其中77%發生在海外,海外奢侈品購買總額高達928億美元(約6400億元人民幣),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令人痛心的是,在國外制造商因中國消費者的巨大需求而賺得盆滿缽滿之時,中國的許多企業卻舉步維艱,面臨著產能過剩、產品滯銷,甚至經營難以為繼的發展困境,反映出了中國制造業的質量之痛。過去,受高額關稅的影響,國際消費品牌在中國內地的售價普遍大幅高于海外市場定價,在消費者沒有足夠的購買力,或有購買力也得不到理想供給的情況下,國產消費品成為必然選擇。國內龐大的市場需求,推動者消費品制造業的發展,帶動了國內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但稅收形成的價格優勢,使得國內制造業缺少了國際“強敵”的競爭,許多制造商缺乏積*尋求開發新開品,進行質量升級的意識,產品不能滿足人們消費升級的需求,造成了產業“大而不強”,產品“供需錯配”的局面。
中國此次較大范圍下調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有利于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深化消費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此次關稅下調,進口商品將縮小與國產同類商品的價格劣勢,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供給側改革,倒逼國內品牌商、供應商、零售商轉型升級,持續創新、不斷改革,堅持提高企業產品的競爭力,為中國乃至全球的消費者提供越來越高端的中國產品。
“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時至今日,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40年,中國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為制造業積累了一定的基礎。但相較于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對產品質量帶來的新要求,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仍然滯后,產業結構高端化明顯不足。雖然本土企業是國家眼里的心頭肉,但國內制造業已經到了必須進行產業轉型升級,靠提高產品質量在市場中求生存、求發展的地步。
顯而易見,在消費品質、消費結構日益升級的大背景下,消費品關稅降低有利于豐富國內消費選擇,擴大國內供給,滿足國內居民多樣化消費的美好生活需要。
值得重視的是,此次降稅有更深層的意義。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投資研究部主任劉英奎認為,此次降稅在有利于促進國內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促進產業進步的同時,也會給相關產業、企業造成較大競爭壓力。對企業而言,此次降稅有正反兩個方面,一方面將加大國內市場競爭,增加企業壓力,甚至逼迫部分企業倒逼或者外遷,尤其是服裝鞋帽、家電產業,國內市場已經飽和,競爭日趨激烈,此次降稅將增加進口數量,加劇國內市場競爭,加劇企業并購重組或對外投資步伐。同時,也將激勵部分企業加快科技、產品和市場創新和企業轉型升級步伐,比如,部分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已開始加大科技投入,增添自動化設備,啟動智能制造計劃,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轉變為技術和資本密集型企業。
此外,消費品關稅新政也將進一步規范國際消費品經營行業,對擁有正規代理權的國際品牌運營商形成重大利好,而對海外代購、進口跨境電商等經營者而言則形成利空,因為消費品關稅新政縮減了國際品牌消費品的海內外市場價差,在海內外市場價差不明顯的情況下,消費者將更傾向于直接在體驗感更好的國內專賣店、專柜等正規渠道購買,沒必要花費大精力從體驗感更差的代購、跨境電商等渠道購買心儀的國際品牌消費品。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