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拍袖口,你就可以聽歌、接通電話甚至查詢周圍的地圖……這是谷歌與知名牛仔品牌李維斯共同推出的一款智能夾克,在袖口處使用了具有導電性的特殊纖維,通過輕拍袖口、滑動手指等動作,可以輕松操作手機。在6月23日舉行的2018中國柯橋高端紡織產業“千人”論壇現場,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分享了這樣一個案例。
未來高端紡織產業是什么樣的?日常的可穿戴智能服裝是方向之一。此外,國防軍工、交通運輸等先進制造業,功能性服飾與家紡用品,生物醫用等大健康產業,能源環保等生態環保城市建設,這些領域都將是未來高端紡織產業發展的機遇所在。
作為全國紡織產業的重要基地,今年前4月,柯橋高端紡織產值達152 0173 3840億元,同比增長16.5%,占紡織業比重達52.9%,高端紡織正日漸成為柯橋紡織業改造提升過程中重要的發力點。下一步,柯橋紡織業如何抓住風口,實現新發展,備受大家的關注。
在同期舉行的“紡織新材料分論壇”、“紡織工藝與環保分論壇”、“智能紡織裝備與大數據分論壇”三大平行論壇現場,“千人”專家們帶著10多個項目現場路演,與柯橋本土的紡織企業零距離對接,以技術為產業賦能,解決產業發展痛點,提升產業發展新空間,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徑。
新材料打開新空間
運用氟膜新材料制成的服裝,能夠適應*低零下200℃和*高260℃的*端天氣。在“紡織新材料分論壇”,國家“千人計劃”第七批創業領軍人才、漢丞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慧生帶來的氟膜新材料,此前已在航空航天、節能環保、個人防護等領域運用,是美軍服裝的重要合作伙伴。
活動現場,防風雪雨日、透氣保暖、舒適輕便的氟膜面料項目路演一結束,就受到了多個企業的青睞。特別是其特意帶到現場的一款面料,吸引了眾多企業負責人的眼光,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紛紛圍上前,仔細詢問、撫摸,并互相留下聯系方式。
此外,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首席專家王洪學帶來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新材料制成薄膜后在土壤中可實現降解,綠色無污染。據悉,已有柯橋企業正在積*與該項目接洽,未來有很大可能落戶柯橋。
近年來,柯橋區提出構建“5+3+4”的現代產業體系,其中,新材料是柯橋要大力發展的四大新興產業之一。碳纖維、石墨烯、漢麻纖維等一系列新材料通過“政、產、學、研”協同合作的方式被引入柯橋,推動柯橋傳統紡織產業向綠色環保、高端時尚發展,為柯橋傳統紡織產業打開新市場,迎來發展新空間。業內人士分析,可以預見,對新材料的重視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柯橋發展高端紡織產業的一大抓手。
環保新工藝受追捧
“紡織印染行業重視后道污染處理,對前期的清潔生產不夠重視。”論壇現場,有專家如是說。他表示,這是全國紡織印染行業都存在的一個現象,要實現綠色環保發展,必須從源頭上控制污染,實現清潔化生產。
針對這一行業痛點,在“紡織工藝與環保分論壇”,國家“千人計劃”專家、亞申科技研發中心(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權華分享了她和丈夫研究多年的成果,即高通量技術在工業廢氣治理中的應用。這是一種工業廢氣轉化和含碳廢氣物清潔化的技術。“相比傳統的環保減排方案,該技術不僅可以從源頭控制污染源,實現清潔化生產,而且快速高效,實現了環保減排與經濟效益的融合。”權華表示。據悉,目前該項目也已經得到了柯橋區政府和相關企業的認可,多方正在積*洽談未來合作。
“今天收獲還挺大的,剛剛有一個關于皮革的環保工藝,我發現它的工藝正好可以運用到我們的膜產品中。”浙江津膜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以農表示,這就是一種現場的碰撞,大家交換了名片,準備后續深入溝通。“其實開發這種工藝的專家自己也沒意識到可以運用到我們的產品中。”“津膜科技”的膜產品主要應用于印染廢水的過濾與回收利用,目前有幾十家柯橋印染企業都在運用其產品。在當前愈演愈烈的環保高壓態勢下,企業的環保理念逐漸提升,環保工藝的市場需求也在不斷擴大,像“津膜科技”這類公司產品的更新換代必將進一步推動柯橋本地印染企業在“三廢”處理水平上的飛躍。
大數據服務平臺 為柯橋高端紡織插上智慧的“翅膀”
通過對汗液等分析,能夠同時監測孕婦與胎兒身體狀況的孕婦服,能夠及時感知家里老人摔倒并**時間聯系家屬的智能地毯……智能化發展時代,高端紡織產業在市場分析、研發設計、工業制造、現場管理等產業鏈各環節都將趨向智能化。
本次論壇現場,柯橋本地**紡織產業大數據服務平臺正式啟動。該平臺由落戶浙江“千人計劃”紹興產業園的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張曉明博士開發。該服務平臺包括市場分析云、銷售預測云、協同制造云、精細生產云、倉儲物流云、企業征信云、智能裝備云、質量管控云、追蹤溯源云十朵智慧云。
目前,市場分析云也就是主要針對外貿行業的分析云已經完成搭建并開始運營。該云上擁有全球200多個國家,800余個海關六位編碼以及近18年每月任何兩個國家間的外貿數據,還擁有10萬海外采購商聯系方式,能夠幫助企業精準預測各產品國內外市場需求,幫助企業實時掌握市場動態,制定發展戰略,賦能廠家根據訂單生產逐漸轉向根據需求生產。
下一步,圍繞該服務平臺,還將推出員工培訓、產品檢測等相關服務。對此,紹興興明染整有限公司技術副總余寬亮表示認同。作為柯橋印染產業智能化發展的樣板,目前,“興明染整”正積*配合該大數據平臺進行數據收集。
張曉明表示,云上不僅有采集到的數據,還有關聯計算和智能算法,將從經營精細化、產業鏈優化、制造智能化三個層面為企業提供自動、快速、便利、精準、合理的個性化應用服務,為柯橋高端紡織插上智慧發展的“翅膀”。(亞洲紡織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