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 ?6月16日,國務院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659項約5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關稅,其中農產品、等約340億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執行,包含未梳的棉花和棉短絨。
中美貿易戰已落下實錘,行情的演繹也到了“丟棄幻想,準備斗爭”的階段,其引發的情緒沖擊短期內成為壓倒一切的基本面,對美棉和鄭棉的影響詳見下文。
一、貿易戰對美棉的影響
從短期來看,對美棉加征25%關稅基本上會導致美棉失去中國市場,需求的急速下降會對美棉形成直接利空。目前進口美棉主要包括89.4萬噸/年的配額及近期增發的80萬噸滑準稅配額。6月15日配額內美棉(EMOT M)港口提貨價約152 0173 3840元/噸,加征25%關稅后進口成本會變為20500元/噸,進口成本增加約4100元/噸。這會使得美棉在中國市場失去競爭力,短期內明確利空美棉出口,進而利空美棉價格,截止筆者發稿ICE12月美棉跌幅達5.18%,正是這種邏輯的體現。截止6月7日中國累計簽約進口2017/18年度美棉60.4萬噸,簽約2018/19年度美棉31.9萬噸,完成2017/18年度美棉裝運50.2萬噸。隨后我們將看到美棉進口違約發生,中國進口需求會轉向澳棉、印度棉、巴西棉等。
從長期來看,貿易戰主要造成美棉出口貿易流的結構性變化,全球用棉國對美棉的需求仍是在的,其他進口國會逐步填補中國留下的空白。筆者預計,短期利空沖擊過后,美棉長期走勢會回歸基本面,漲勢仍有恢復可能。美棉出口較分散,截至6月7日簽約給中國的2017/18年度棉花僅占總簽約量的15.7%。所以加稅對美棉沖擊不會比美豆大,筆者預計貿易戰導致美棉跌幅不會超過10%。
二、貿易戰對鄭棉的影響
從短期來看,進口成本上升對鄭棉是利多,但由于美棉進口占國內總供應比例不大,對鄭棉價格提振有限。加征關稅導致美棉進口成本增加約4100元/噸,將使得美棉在國內失去競爭力,中國會增加澳棉、印度棉、巴西棉采購,導致這些產地棉花基差上漲,國內用棉成本會有所提高,短期利多鄭棉價格。2018年中國棉花年進口量約115萬噸,拋儲供應量約240萬噸,自產約575萬噸,進口棉占國內總供應比例約12.4%,進口美棉占比約6.5%。考慮到美棉進口成本提高及非美棉基差上漲,按照*限值估算,國內用棉成本提高266-508元/噸,對鄭棉價格提振有限。考慮到豆類等上漲對農產品情緒影響取上限,鄭棉下周開盤可能上漲約500元/噸。
長期來看,中美貿易戰具有“長期性、必然性、多面性和博弈性”,特朗普威脅可能加征1000億美元商品征稅清單,可能會傷及中國對美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整個上游棉花年進口量也就115萬噸左右,貿易總額約29億美元;其中美棉約60.4萬噸的量,貿易總額約15.5億美元。然而2017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年出口總額2686億美元,其中對美國紡織品服裝出口454億美元,下游體量遠大于上游。如果貿易戰持續升級并拓展到紡織品服裝領域,25%關稅會嚴重影響中國對美國出口,東南亞等競爭對手可能填補我國空出的市場,替代時間一長再想奪回市場難度會增加。這對我國棉花消費是個潛在大利空,對鄭棉長期價格利空,具體影響不好量化。
以上僅是理性邏輯推演,貿易戰本身就有不確定性,其他農產品表現及市場情緒都會對棉價造成影響,短期內市場價格可能出現非理性波動,請投資者做好風險防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