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 ?對于70、80后來說,有很多品牌都承載著滿滿的回憶,艾格正是其中一員!
這家以淑女風著稱的法國服飾品牌,曾是無數年輕人追捧的對象,以至于在各大購物中心里總能夠看到它的身影,再加上其不菲的價格,艾格也成了國內**批具有“中產”意義的時尚名字。
然而,物是人非,隨著消費主力軍的愈加成熟,艾格也跟著青春的記憶走向了沒落。
近日,法國艾格集團宣布與位于中國香港的一家專業投資機構達成協議,向后者出售旗下中國市場的成衣業務。
此次交易共包括艾格集團旗下的三個成衣品牌WK、ES、和E&Joy在中國市場的業務,以及其它帶有艾格名稱的品牌在中國的使用權,但不包含艾格巴黎/Etam Paris(艾格內衣在海外市場的品牌名)。
徹底甩手不干了!也就是說,以后你還能看到、買到艾格這個牌子的衣服,但它不再“原汁原味”,更不是你記憶中的艾格了(除內衣外)!
唏噓嗎?
但這就是商場的生存法則,建立一個成功的品牌或許需要苦心經營幾十、上百年,但讓一個品牌沉淪,短短幾年足矣!
(一)
成立于152 0173 3840年的艾格,原本是靠著內衣和襪子起家的,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品牌為了拓展業務,便逐漸做起了女裝、休閑運動等成衣業務。
1997年,艾格在巴黎交易所成功上市,彼時,它在全球已擁有了上千家的店鋪,這其中就包含了在中國的多家零售實體店。
事實上,中國曾是艾格表現*好的市場。早在1995年,艾格便在上海開出了**家店,此后一路狂飆,到2014年6月,艾格在全球門店總數達到4246家,其中有3083家都在中國,足見,艾格在中國的受歡迎的程度,它也一度成為跨國零售商進入中國學習的榜樣!
可惜,這樣的日子并沒有維持多久,自2014年開始,這家法國老品牌儼然嘗到的是另一番滋味。因為業績低迷,艾格從瘋狂開店變成了瘋狂關店,光2016年這一年,就關了281家。
而中國,這個作為艾格全球化戰略重要引擎的市場都玩不轉了,可想而知,整個集團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據艾格集團財報顯示,2016年全年,由于中國市場持續低迷,銷售額同比下滑0.3%至12.921億歐元,2015年同期為12.966億歐元;可比銷售下滑1%。
2017年8月,艾格集團在大股東發起的強制退市行為下,不得不宣布在巴黎證券交易所退市。
結果,九個月后的今天,其又無奈選擇了轉手中國成衣業務。退市!關店!出售業務!短短三、四年的時間,艾格在中國的待遇可謂從天上掉到了地下!
(二)
互聯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當諾基亞被微軟收購時,CEO約瑪·奧利拉在記者招待會上*后說了一句話:“我們并沒有做錯什么,但不知為什么,我們輸了。”說完,幾十位諾基亞高管不禁落淚!
事實上,有時候,失敗并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么,而是面對強勁對手時,恰恰你沒有做什么!
2002年,諾基亞發布了運行塞班60系列平臺的智能手機。接下來的五年之間內,塞班系統的智能手機更是輕松占據智能手機領域的領軍位置。
但隨著蘋果和安卓系統的相繼出現,塞班系統越來越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可悲的是,當它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時,卻為了捍衛自己的驕傲,頑固的堅守塞班系統,遲遲不肯使用安卓系統。后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諾基亞在智能手機領域不斷丟城棄地,被蘋果、三星打得幾無還手之力,市場份額和銷售收入一落千丈。
回到艾格身上,在那個選擇不多的年代,它的出現的確讓人眼前一亮,但隨著Zara、H&M及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的到來,消費者的眼光開始變得挑剔。
尤其是Zara,以模仿奢侈品牌產品設計、快速更新產品的方式贏得越來越多的消青睞。據相關數據顯示,Zara一年大約推出12000種款式,每款限量供應,賣完了也不補貨。品牌近400名設計師的團隊會在各大品牌時裝秀結束后迅速推出與當紅品牌*新設計相仿的時裝。
還有優衣庫,其創始人柳井正曾說,“優衣庫從本質上來說并不是一家服裝制造企業,而是一家技術公司,優衣庫的競爭對手是蘋果,而不是Gap”。
此話并不是虛言,優衣庫常年賣的基本款,搖粒絨產品和超薄羽絨服,背后無不都藏著技術創新的故事。
而仍然固守傳統“玩法”的艾格,在這些品牌面前,就顯得中規中矩,更“慢”的上新速度、更高的定價、更“土”的設計,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自然很難喚起有了更多選擇、要求愈高年輕人的熱情。
顧客才是上帝!顯然,對于艾格這個品牌來說,“賣身”并不能解決困境,眼下,只有緊跟消費趨勢,破釜沉舟搞創新發展,才能不被時代拋棄!(21財經搜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