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近期發布了四項機采棉國家標準。這四項標準均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提出、全國棉花加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由邯鄲金獅棉機有限公司、山東天鵝棉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鄭州棉麻工程技術設計研究所、中國棉花協會棉花工業分會等單位共同起草。GB/T 35834-2018《機采棉加工技術規范》將于2018年6月1日起實施,GB/T 35327-2017《籽棉打模機》、GB/T 35328-2017《棉模運輸車》、GB/T 35326—2017《棉模開松喂料機》將于2018年7月1日起實施。
這四項國家標準相互支撐、互為補充,形成了以GB/T 35834-2018《機采棉加工技術規范》為中心的機采棉加工標準化體系。
隨著我國棉花檢驗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我國的棉花從種植技術到加工各環節的工藝技術都得到了快速發展,尤其是新疆地區在棉花產量、質量及相關技術提高上的表現尤為突出。特別是在近十年當中,機采棉已從試驗發展到推廣階段,在新疆兵團的植棉農場,機采棉已經達到90%以上。同時自治區地方植棉模式也在發生巨大變化,機采棉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傳統的植棉團場的籽棉轉運采用傳統的人工處理方式,即把散裝籽棉直接由拖拉機拉運到棉花加工廠,這種方式費工費時,效率低,不利于棉花儲運和實現自動均勻連續喂花等,而且在棉花裝卸過程中容易混入化學纖維、鐵絲、布條、農用地膜等有害雜質。此外,在機采棉轉運過程中,由于勞動力資源緊張,籽棉運輸和加工不及時,造成部分籽棉出現發霉發黃甚至腐爛現象,嚴重影響了皮棉品質及加工廠的經濟效益。
機采棉加工技術是世界發達國家棉花產業發展的一項常規技術,但是在我國推廣機采棉技術,卻是對棉花傳統種植、采摘及加工模式的挑戰和改變。機采棉加工工藝和技術與手摘棉有較大的區別,對排雜、清理、水分控制等都有較高的要求。由于機采棉采摘時間集中,含雜、回潮率較高,如果加工不及時,籽棉容易發霉甚至腐爛,因此加工廠不得不定期對機采棉進行翻垛。針對這一問題,國內主要棉機制造廠家推出了機采棉打模工藝,包括田間地頭打模、貨場打模、棉模運輸以及棉模喂料。
GB/T 35834-2018《機采棉加工技術規范》國家標準制定了適合我國國情的機采棉加工工藝,可以更好地將國內目前先進的機采棉加工技術和工藝規范化和標準化,提高我國的機采棉加工工藝水平;同時本標準規定了機采棉機采棉主要加工設備性能等指標,這對于規范我國機采棉加工工藝和設備,保證機采棉的加工質量,提高經濟效益、推動機采棉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GB/T 35327-2017《籽棉打模機》國家標準規定了籽棉打模機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等,實現籽棉的方便運輸,減少存儲空間,提高生產效率。該標準的實施將規范我國機采棉打模設備的生產,有利于減少異性纖維的混入,保證棉花質量,提升我國棉花市場競爭力。
GB/T 35328-2017《棉模運輸車》國家標準規定了棉模運輸車自動裝卸要求,方便運輸,減輕勞動強度,降低運輸成本。該標準的實施將規范我國的機采棉棉模運輸車的生產,解決我國棉花機械化采摘后的裝卸、運輸問題,為我國棉花生產機械化推廣應用奠定基礎。
GB/T 35326—2017《棉模開松喂料機》國家標準的制定,將規范我國的機采棉開模喂料工藝,提高我國的機采棉加工工藝水平。因此該標準的實施,對于指導、規范目前棉花加工行業具有指導意義,將有利于棉花加工企業的生產,又可使棉模開松喂料機的生產制造得到進一步規范,全面提高我國機采棉加工工藝水平和整體加工質量。(中國棉花協會工業分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