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占中國產能1/3、浙江產能1/2,在中國紡織印染業版圖上,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無疑是一座標桿城市。但隨著轉型升級的推進和生態建設的需要,柯橋紡織印染產業遭遇“成長的煩惱”。
如何破解“成長中的煩惱”?
4月4日,柯橋區委書記沈志江接受專訪時回答道,以“綠色突圍”換取產業轉型升級,“傳統紡織印染應由‘鋪天蓋地’逐步邁向‘頂天立地’,實現‘綠色突圍’。”
傳統產業“綠色突圍”
在位于柯橋的紹興興明染整有限公司的印染車間內,每一卷白坯布進場后,都會貼上條形碼,所有生產環節都由電腦統一調控。
在柯橋,這樣的自動化紡織印染車間越來越多,智能化監管和生產大大提高企業工作效率。
近年來,瞄準“綠色高端、****”目標,柯橋積*放大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印染產業轉型升級兩大省級試點效應,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傳統紡織產業的深度融合,努力讓“老樹發出新芽”。
在沈志江看來,柯橋推動實體經濟新飛躍,爭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必須要圍繞“城市與市場、產業與市場、線上與線下”融合發展導向,“以‘創意+實體’領跑‘產業+市場’,致力打造世界紡織時尚中心。”
從創立之初的生產低檔次化纖滌棉襯衫面料到如今躋身國內襯衫面料生產企業十強行列,從原來的被動“跟著市場走”到現在的“領著市場跑”,浙江新樂紡織化纖有限公司嘗到“創意+實體”帶來的紅利。
面對嚴峻的外部形勢和激烈的市場競爭,該公司狠抓產品創新,于2002年起成立面料研發中心,堅持每年分春夏和秋冬兩季自主開發新產品,在新產品開發中融入更多的時尚元素。
如今,在柯橋,無論是面料花型的研發設計,還是服裝設計,到處都涌動著柯橋本土原創設計力量,成為柯橋紡織產業的一個延伸。
謀劃“布”局全球朋友圈
“一塊布”里也能創出核心競爭力,站在新一輪的開放節點上,柯橋正邁著開放包容的腳步,謀劃布局全球朋友圈。
“柯橋還將全力開展‘絲路柯橋’布展行動,積*謀劃世界布商大會,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沈志江介紹道,柯橋將力爭在美國紐約、意大利米蘭、法國巴黎等國際知名面料展中嘗試建立“紹興柯橋館”,向“東”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獨自開辦中國輕紡城國際面料展。
數據顯示,2017年柯橋紡織品出口約620億元,同比增長6.14%。
與此同時,柯橋正厚植人才沃土,為布局全球奠定人才基礎,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推動實體經濟新飛躍,爭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人才是**資源、創新是**動力。”沈志江表示,創新人才的有效驅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目前我們重在做好集聚和積蓄工作,一旦這種動能由量變到質變,再由質變到‘核’聚變。”
目前柯橋已引進國千、省千人才71名,基金公司152 0173 3840家,基金體量超過1000億元。2018年計劃再引進國千、省千29名,總量突破100名。(中國新聞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