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3月28日,在中國棉花協會三屆五次理事會上,湖北省棉花協會會長、湖北銀豐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鐘春明介紹了湖北省棉花、紡織產業形勢情況。他介紹,2017年湖北棉花、紡織產業形勢呈現以下特點:
1.面積持平、品質和產量有所下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湖北省2017年棉花播種面積304萬畝,與上年303.75萬畝基本持平;單產皮棉59.8公斤/畝,同比下降2.24公斤;總產18.2萬噸,同比減少0.6萬噸。據湖北省棉花預警信息系統調查了解棉花總產量約16萬噸,可加工入庫的皮棉不足15萬噸。
2017年全省棉花產量和品質下降,一是天氣原因,7-8月份高溫干旱、9-10月份持續陰雨不利棉花生長;二是人為因素,農民對植棉收益期望值下降從而疏于田間管理和采收。
2.收購價高開低走,植棉收益減少
我省8月中旬就報出籽棉交售信息:200型企業開秤價3.1元/斤;400型企業開秤價3.3-3.5元/斤,高于上年0.2-0.3元/斤,主流品級弱4級。全省新棉市場一直不溫不火,雙節期間不但未出現收購高峰,反而幾乎陷入停頓狀態,購銷雙方觀望情緒濃厚,銷售報價節節下滑,從而帶動籽棉收購價格一路走低,籽棉收購均價跌破3元/斤,*低價達到2.4-2.5元/斤。單產、收購價雙雙下降致使植棉收益減少20-30%,植棉虧損已成定局。
3.棉企入市意愿增強,企業經營效益發生分化
2017年數家在本省停止收購了2-3年的400型企業重新啟動收購,表明企業入市意愿較強,但有限的棉花資源和低品質棉比例過大,致使不少企業無奈中途退市。截止2018年3月19日,全省原有取得資格認證的152 0173 3840家400型企業僅有15家送公檢,數量8341.84噸,與上年基本持平,但比2015年減少了48%。其中,公檢數量*大的為3566.9噸,*小的則僅有26.91噸,由此可見,企業的棉花加工量均未達到規模水平,這無疑增大了企業成本。
2017年12月湖北省棉花協會通過預警信息系統調查,了解到全省棉花收購加工企業經營效益普遍臨界虧損;2018年3月再次進行了調查,發現棉企經營效益發生分化,部分企業經營效益有所改善,不少企業反映還有一定的盈余,也有部分企業仍現虧損;效益差異主要取決于企業對收購進度和收購價格的把握,踩準了市場價格變化節奏,特別是把握了后期籽棉收購低價市場機會的企業效益有較大改善。
4.求生存赴疆闖市場,異地經營困難多
本地棉花資源銳減使得湖北棉花企業特別是400型企業緊迫感倍增。近年已有不少企業赴新疆拓展收購,采取委托加工、包廠經營等方式與新疆棉花企業簽訂合作協議,也有少數企業如湖北銀豐集團看準新疆市場提早布局自己建廠。
隨著進疆外地棉企逐年增多,新疆棉花市場競爭加劇;異地經營困難日益凸顯:一是資金短缺,本省農發行信貸資金難以進入新疆市場,導致資金受限,影響收購進度;二是經營成本大,租賃費還有保底量的補償費等都增加了企業負擔;三是管理費用高,進疆企業絕大部分聘用的是本單位員工,這些員工對企業忠誠度高,但艱苦的工作環境和思鄉情緒提高了企業管理成本,加之新疆維穩任務重大,增加了企業管理費用。荊州某企業負責人介紹,10多個員工8月份入駐新疆,臨近春節才回,半年時間離家在外。
5.紡織形勢平穩
湖北省經信委統計公布,2017年全省規模以上紡織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高于全國紡織工業1.2個百分點。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3%,高于全國5.2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8%。2017年全行業實現出口30.2億美元,其中紡織品出口7.4億美元,同比增長0.3%。
2017年,全省紡織產業加大投資力度,積*培育發展新動能,重大項目進展順利。全年500萬元以上紡織投資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97.3億元,同比增長20.7%,高于全國14.8個百分點。以上數據表明湖北紡織工業保持了穩中有升的態勢。
隨后他提出了四點政策建議: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兩會代表團審議時,對鄉村振興戰略作出更詳盡指示: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要推動鄉村文化振興、要推動鄉村生態振興、要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我們認為實現振興鄉村戰略一要解決農民務農增收和減輕勞動力的問題,二要解決綠色、生態植棉的問題。按照會議通知要求,我們代表湖北、代表長江流域棉區對我國未來棉業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1、統籌、均衡規劃內地、新疆棉花產業布局,內地、新疆實施同等補貼政策以保護內地傳統主產棉區的根基,穩定內地棉農收益。如果籽棉收購價能達到3.5元/斤以上,內地植棉面積將有一定程度恢復
2、促進農民增收和減輕勞動力從兩個方面入手。**是生產方面。加大科技植棉力度,探索、推廣內地輕簡植棉技術;增大科技入鄉的覆蓋面,提高科技服務的及時性;推進紡織用棉企業與農業科技部門對接,根據用棉品質需求優化棉種和種植方式,從源頭保證品質。
其次是銷售方面。提高交售農產品的便利性,除了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外,還要重視農產品經紀人隊伍的組織和培訓。
3、進一步明確棉花保護區建設的實施方案。我們了解到湖北棉花功能保護區分三步走:劃定、建設、管理和發揮效益,目前已有14個縣市劃定為棉花保護區,我們建議讓棉花收購加工企業參與下步的建設,形成以需帶銷*終帶動農民生產增收,促進棉花行業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4、通過進口棉配額和儲備棉來調控國內市場。如國內外棉價差超過1500元/噸,可以適度增加進口棉配額發放量或輪入進口棉儲備,拉升國際棉花價格,同時平抑國內棉花價格;反之,不增加進口棉配額發放數量或輪入國產棉儲備,綜合各種手段保障國內外棉價差維持在合理區間,保護和提高我國紡織產業的競爭力,同時保護我國棉農植棉積*性。(中國棉花協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