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2月23日,農歷正月初八,位于無錫市錫山區的無錫一棉紡織集團(下簡稱“無錫一棉”)廠區已“忙碌”起來。在工廠的紡紗車間中,一排排紡織機器熟練地換紗錠、接線頭,偌大的廠房中,除了機器外只有寥寥數人在從事巡視和簡單操作,完全是一幅“鮮見人蹤影,但聞機杼聲。”的畫面。
創建于1919年的無錫一棉,曾是中國民族工業的典范,如今是國內棉紡織行業的“排頭兵”,企業共擁有60萬紗錠、600臺織機,年產高檔紗線3萬噸、高檔織物5000萬米,年產值20億元人民幣。
圖為車間中一景
在經歷了智能化、精品化、精細化等“全方位改造”后,“百年工廠”無錫一棉如今也在思考如何尋找新生機、如何走好“下一個一百年”。
“今年是承上啟下的一年,因為我們企業‘一百歲’了,我們不但要做‘長壽’的企業,還要讓這個企業有活力、有生機。”無錫一棉董事長、黨委書記周曄珺介紹,今年無錫一棉將圍繞國際化、智能化、證券化、精品化及精細化這“五化”開展工作。
高度智能化的車間
周曄珺介紹,通過對工廠的智能化改造,如今無錫一棉的生產效率在亞洲同類企業中**,10年前每1萬紗錠用工300人,現在則只需要16人左右。企業出產的高檔面料更是暢銷國際市場,諸多國際一線的奢侈品**均是其長期客戶。
“一直以來,紡織業被不少人認為是‘低端、低效、產能過剩’的傳統產業,但在我看來,越是傳統的產業就越有生命力。”?周曄珺說,無錫一棉計劃這兩年繼續加強技改、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期實現每1萬紗錠用工5至8人的目標,達到世界*先進的水平。
圖為偶爾有工人在進行簡單的操作
無錫一棉擺脫傳統產業“低端、低效”的印象,在用工需求上也有所體現。畢業于江南大學的員工李昊告訴記者,現在無錫一棉對一線操作人員的需求連年減少,與此同時,對設備維護保養、技術研發等具有專業性知識和技能的高端人才需求日益增多。
“公司今年在埃塞俄比亞開辟新項目后,對我們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今后涉及遠程指導、控制一塊,需要更多的專業人才來參與。”在無錫一棉工作了18年的裴申榮就職于信息研究中心,他坦言無錫一棉作為一個有著近一百年歷史的老企業,如今非但不“遲緩”,還很“新潮”,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仍非常大。
裴申榮所說的“新潮”,是指無錫一棉今年首次走出**,在埃塞俄比亞設立了新的紡織項目。
周曄珺說,今年1月中旬,無錫一棉(埃塞俄比亞)紡織有限公司項目已在埃塞俄比亞德雷達瓦國家工業園區舉行開工典禮,此舉也標志著無錫一棉這個“百年工廠”開始走出**尋找發展的新生機。
“無錫工廠部分狀況良好的原有設備可以轉移到非洲工廠使用,通過利用非洲工廠的土地、用電、人力等資源優勢,不僅拓展了海外中端市場,也為今后布局海外奠定了基礎。”?周曄珺說,新的一年,“國際化”也是無錫一棉工作的重點方向之一。
據悉,無錫一棉(埃塞俄比亞)紡織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2.2億美元,規劃建設30萬紗錠,分2期進行。該項目產品定位為中高檔紗線,主要配套國內外高檔色織、針織、家紡的產品市場,可提供3000人就業、實現年出口創匯約2億美元,*終形成中國建設、一棉模式、非洲生產、全球銷售的格局。(中國新聞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