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這一年,印染行業經歷了太多太多。對于企業來說,“關”成為了今年的主要基調,是去是留成為*艱難的抉擇。新規出臺、產能縮減、環評制度的修改等一波又一波的熱點不斷爆炸,牽動著印染企業的心房和脆弱的神經,而新技術的應用似乎又帶來了希望。
影響印染企業去留的六大因素
新規出臺
加速行業升級
影響力:★★★★★
為了進一步規范印染行業管理,加快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印染行業準入條件(2010年修訂版)》和《印染企業準入公告管理暫行辦法》兩份行業規范文件進行了修訂,形成并印發了《印染行業規范條件(2017版)》和《印染企業規范公告管理暫行辦法》。兩新版文件自2017年10月1日起實施,兩舊版文件同時廢止。
據了解,2017版印染行業規范條件規定企業禁止使用達不到環保要求的設備、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95%以上、產品能耗和新鮮水取水量要達到規定要求等。
新規出臺后,多家印染企業積*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學習,熟悉新規對印染行業提出的新要求,并對照自身具體實施情況,找出差距,及時更新設備、工藝。
“公司新鮮水取水量是規定要求的1/3,污水日處理能力約1萬噸/天,企業水重復利用率平均達到50%以上。”博森織染(嘉興)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胡凱表示,“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污水處理依舊是重中之重,我們也將繼續完善綜合水處理系統,提高企業水重復使用率,朝著先進制造和環保節能的方向邁進。”
編輯點評:
2017年,紡織企業的首要難題可能不是原料價格波動、下游訂單不好,而是環保要求的提高和嚴查。對此,印染行業更是首當其沖。新規出臺的目的顯而易見,是為了促進印染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規范印染行業生產經營和投資行為,推進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引導印染行業向技術密集、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產業發展。相信在未來,整個印染行業的技術水平和產品水平都會有較大的提高,行業的先進裝備比例不斷提升。
△
證件發放
終結“貓捉老鼠”
影響力:★★★☆☆
國家統一編碼的排污許可證在今年正式發放。據了解,這張證采用全國統一編碼,由正本、副本組成。正本上新增二維碼,掃描二維碼后,上面清晰地顯示了企業的生產經營場所地址、主要污染物類別、排污權使用和交易等信息。在60多頁的副本中,既寫明了排污單位的基本信息,也規定了污染物排放的許可限值、許可條件等技術指標,自行監測、管理臺賬、信息公開等要求也赫然在列。
企業領證后,必須依法嚴格履行污染治理的主體責任,由原來的被動接受監管轉變為主動自證守法,保存好“產污、治污、排污”的全流程數據鏈。
這項環保新政無疑給印染企業增加了壓力,不僅排名靠后的企業要奮起直追,甚至排名靠前的企業也不敢懈怠。“要保住現在的排污指標,唯有提高企業效益,才能在‘噸位排污指標財稅貢獻率’分檔中不被落下。”浙江省紹興市一家大型印染企業經營者時常查看“新政核發公示”,雖然該公司被排在**檔“梯隊”,但這位經營者頗有壓力。前不久,該公司高薪聘請了一支由國外印花設計人員組成的設計隊伍,準備實施普通印花向數碼或仿數碼印花產品轉型。“一旦轉型成功,企業效益可提高25%。”該經營者坦言,正是此次環保新政加快了公司的轉型步伐。
編輯點評:
我國今年全面推開排污許可制度,進而形成了以排污許可為核心的環境管理制度體系,但排污許可制度要得到切實執行,除了法律制度細節具體落地外,還要求執法能力及時跟上。因此,企業有必要在學習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銜接現行各項管理制度,優化行政許可,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實行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
△
無水染色
節約多項成本
影響力:★★★★☆
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技術是今年印染人技術創新的典型代表。今年, 普寧松興泰織造印染有限公司與常州運達印染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將引進運達印染剛剛研發成功的無水印染技術,一勞永逸地解決印染污水排放問題。即發集團也建設了首條1200L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無水染色產業化示范生產線,進一步推動該技術的產業化應用進程。
據了解,所謂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技術就是利用二氧化碳作為染色介質,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將染料溶解并滲入到纖維孔隙,使染料快速、均勻地上染到織物上。該技術不用水、不用化學助劑,無廢水排放,二氧化碳可回收再利用。與傳統水染工藝相比,超臨界二氧化碳染色具有以下優點:不用水、無廢水污染;上染速度快,勻染和透染性能好;二氧化碳本身無毒、無味、不燃,可重復使用;染料可重復利用,染色時無需添加任何助劑,降低了生產成本。
據業內人士透露,與傳統工藝相比,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技術每噸可織布節約用水約70噸,加上蒸汽、電費和人工等費用,節約成本超過2000元/噸。
編輯點評:
中國是紡織大國,又是水資源緊缺國家,印染企業集聚的江蘇、浙江兩省,幾乎占了全國產量的一半以上。數據顯示,僅湖塘地區就擁有印染企業40余家,每天至少產生1萬噸印染污水。對于印染企業來說,無水印染是一場真正的技術革命,也無疑是未來綠色高端印染的發展方向,該技術推廣應用后,將對整個紡織的產業結構和資源節約利用帶來重大價值。
△
染料連漲
帶動染費上調
影響力:★★★★☆
當前,瘋狂上漲的染料價格讓印染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陷入了一個新的困境。今年下半年以來,染料價格一路飆升,在數月之內價格翻了好幾番,這對原本就肩負著節能減排重擔的印染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讓印染企業的困難進一步加大。
以全球*大的染料浙江龍盛的分散黑為例,因為環保督查問題,分散染料的價格調整多次。今年7月27日,價格已從原來的2400元/噸,漲至2600元/噸。8月3日,分散黑ECT300%再次上調報價至30元/公斤。9月4日起,分散黑ECT300%出廠報價45000元/噸,較8月24日上調5000元/噸,漲幅12.5%。業內人士預測,由于上游中間體供應緊張,環保投入和生產成本的增加,未來幾年染料行業景氣度將持續向好,染料漲價趨勢仍在,價格很難反轉回落,即使回落也不會一落到底。
因此,自8月以來,各大印染廠紛紛對染費進行了提價,如化纖類上調0.10元/米,棉類上調0.20元/米,羅緞上調0.10元/米。不過,對此也有廠家持保守態度:“雖然近期市場行情回溫,但明年行情還是不確定的。”對于明年的行情,部分廠家預測會較今年冷清許多,如果染費再上漲,整個市場結構將處于不平衡狀態。
編輯點評:
在染料漲價的波及下,當各家印染企業在難以通過更好的方式來進行成本上漲的自我消化時,“漲價”也就成了*無奈而又*迫切的選擇。面對新的市場環境,印染企業必須在管理上、產品創新上下更多的功夫,才能從當前這個“內外擠壓”的環境中生存下來。
△
產能縮減
導致交期延長
影響力:★★★★☆
2010年~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印染布產量由593億米降為510億米,2016年后產能有所回升;但隨著中央及地方政府出臺更多政策進一步提高環保標準,今年,印染行業再次進入產能收縮期。
例如,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猛藥治沉疴,對印染行業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整治。64家印染企業關停,100多家印染企業剛性整治,占全國印染產能1/3的柯橋區一下子削減了約30%的產能。江蘇省南通市今年計劃淘汰落后低端產能152 0173 3840萬米,各縣(市)區淘汰印染行業落后產能目標已有明確分解,將采取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關停落后企業、提升工藝裝備等多項具體措施。1~8月,全市已淘汰落后產能7100萬米,關停印染企業7家。
產能的縮減直接影響了訂單的出貨速度。由于印染企業開工不穩定,導致很多訂單交期無法保證。一些小印染廠產能縮減迫使下游企業轉移訂單,那些環保設施齊全的企業訂單異常火爆,有的企業開始停接萬米以下的小單,有的企業則不接工藝復雜、難度大的訂單,還有的明確要求“所有品種下單必須保持滿缸量投匹”,也有公司優先保障老客戶,而拒接新客戶訂單,導致大部分企業交期延長20天左右。
編輯點評:
不少中小印染企業相繼關停,這給下游的面料、服裝等企業帶來兩個難題:等“米”下鍋,而且“米價”還在上漲中。由于供需關系改變,面料商付款積*性大幅提升。這對于印染企業來說,或許也算因“禍”得福了。
△
巨頭轉型
揮別傳統產業
影響力:★★★☆☆
今年年底,浙江美欣達印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公司擬將中文名稱“浙江美欣達印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旺能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相應的由“美欣達”變更為“旺能環境”。美欣達介紹,公司實施了重大資產重組,將擁有的與印染業務相關的全部資產、負債置出,并置入浙江旺能環保有限公司****股權,公司已轉型進入環保行業。
交易完成前,美欣達主要從事印染紡織業務。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由印染紡織業務變更為垃圾焚燒發電業務。“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實現主營業務轉型,有望從根本上改善公司的經營狀況,提高公司的資產質量,增強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和長期發展潛力。”美欣達方面表示。
2017年1~9月,美欣達實現營業收入3.60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83%;實現利潤總額699.91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3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86.10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20%。
編輯點評:
像美欣達這樣的知名上市印染企業萌生退意,尋求合適時機逐步收縮印染產業的,并非近年來行業首例。業內人士表示,2017年印染行業基本保持平穩運行,主營業務收入、利潤、投資、出口等經濟指標有望保持增長,但下行壓力依舊較大,同時染化料漲價及新環保法的實施亦增加了公司的運營成本。在難以找到有效解困良策之下,通過伺機置換、轉讓等方式加快紡織印染業務低效資產的退出步伐,不失為減少虧損額度的有效方法。(中國紡織報)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