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 ?經濟下行壓力下,吳忠市利通區現代紡織產業園一期A區卻是一番新景象:寧夏恒豐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線一片繁忙景象,高端紗線遠銷日本、美國。
“企業前9月實現生產高端紗線20萬錠,出口創匯達到700萬美元,紗線通過進駐保稅區經過織布、染色等環節,搶灘東南亞市場。尤為一提的是,出品的多組份紗線和差別化纖維以質量取勝,營業額同比增長5%。”10月7日,寧夏恒豐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王秀山介紹。
以恒豐紡織為代表,利通區重點依托寧夏恒豐集團大力實施紡織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工程,現代紡織全產業鏈百億產值、百萬紗錠“雙百”集群注解著工業向好態勢。
利通區大力實施工業園區空間拓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工程,承接東部紡織產業轉移,聚力釋放特色產業聚集效應,培育建設了利通區現代紡織產業園。通過7年發展,利通區現代紡織產業鏈條逐步延伸,形成集梳絨、紡紗、織布、印染、成衣加工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產業園先后被列為全國紡織產業轉移示范園區,榮獲中國紡織結構調整突出貢獻獎,入選中國產業轉移、2016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十大產業園區,項目集群效應助力該區躋身全國紡織工業“**方陣”。
在吳忠恒和織造產品車間,工人按照訂單要求將一批批提花織布包裝上車,運往全國印染基地——江蘇。恒和織造生產的花紋布料經過1年多的市場考驗,前景看好。
“今年我們新上72臺大提花織布機,是西北**擁有日本產的花紋織布機。通過鋼絲調節紗線高度,這種布料上面的圖案天然混成,織出來的布料立體感、層次感強。”在企業副總歐陽東方介紹下,記者觸摸生產線上的花紋布料,圖案凹凸有致,給人以立體質感。
利通區工信局局長楊衛軍介紹,區里加快PX、PTA等紡織上游項目建設,著力提升羊絨(毛)制品研發能力,促進羊絨紡織向價值鏈高端延伸,逐步拓展合成纖維及紡織面料的應用范圍和市場占有率;主動承接東部紡織產業轉移,成功打造了中國西部有影響力的紡織產業。
今年年初,利通區從山東臨沂引進寧夏恒豐瑞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年產500萬件防電磁輻射抗靜電服飾及1000萬件生態環保服裝項目。該工程已于2月23日啟動開工,于7月完成車間主體框架建設,8月中旬開始安裝設備,年底形成100萬件防輻射服及200萬件生態環保服生產能力;此外,該區還引進寧夏新絲源紡織有限公司年產10000噸聚酯纖維項目,9月底完成主體工程建設,11月份實現設備進廠安裝,此項目將填補區內紡織行業生產聚酯纖維原料的空白。
“面對現代紡織時代命題,利通區既算經濟賬,也算科技賬,更算生態賬,把轉型發展與自身特點相契合,目前現代紡織產業園區引進企業5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家,2016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9.8億元。現代紡織產業園區現年產分梳羊毛152 0173 3840噸、分梳羊絨260噸、農用保溫被180萬平方米、裘皮制作100萬件、差別化纖維1.62萬噸、織布1250萬米。”利通區主要負責人表示,輕重工業比為70:30,產業園初步形成了以寧夏恒豐紡織集團、寧夏雙維絨業、寧夏新藝城、寧夏精藝裘皮等企業為代表的主導產業。
隨著產業聚集效應不斷凸顯,利通區現代紡織產業園區一期項目已全部建成投產。二期先后引進吳忠興德棉織造、德悅紡織、恒誠倉儲、寧夏恒豐瑞斯特特種服飾等項目,實現年產1500萬米服裝家紡面料,10萬錠精梳純紡和混紡差別化纖維,預計園區全部建成后,將實現工業總產值200億元以上,解決就業7000余人。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