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濟南圣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唐一林拿著試驗用的燈泡,將其正負*放到一件襯衣上,電源接通,燈泡亮了。
這表明,襯衫的布料具有導電性。這件看似普通的襯衫,是用石墨烯改性纖維面料做的。
這是8月底記者在圣泉集團采訪時親眼目睹的一幕。
別小看這導電性,加油站、加氣站,以及一些特殊的工作場合,靜電火花都可能帶來災難。穿上這樣的服裝,靜電將不再為害。
與稀土材料讓許多金屬、非金屬材料具有神奇功能一樣,普通纖維添加少量石墨烯之后,也會產生許多新奇功能。這就是石墨烯改性纖維。圣泉集團生產的石墨烯改性纖維,經專家鑒定,具有遠紅外、持久抑菌、抗靜電、防紫外線、吸濕透氣等復合功能。這些功能為紡織服裝行業打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開辟了新的發展天地。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表示,石墨烯市場前景廣闊,不但對化纖紡織行業產生重大影響,對多個行業都將帶來誘人的改變。
世界上很多國家都盯上了這個神奇的新領域,一些發達國家將石墨烯改性纖維列入國家科技發展戰略,加大研發力度。我國在這個領域彎道超車,后來居上,產業化發展走在了****的位置。
石墨烯是21世紀*具顛覆性的新材料,近年來受到熱炒。據介紹,目前國際上大多采用化學方法合成石墨烯,其原料來源單一、高污染等問題成為行業門檻。黑龍江大學校長付宏剛帶領科研團隊和圣泉集團強強聯合,獨辟蹊徑,在全球首創以玉米芯纖維素為原料,通過熱裂解法制備石墨烯。整個生產過程綠色、環保,原料來源主要是農產品廢棄物。以此為標志,生物基石墨烯新材料在世界上首次誕生并實現規模化生產。“生物基”三個字,通俗講就是該新材料來源于植物秸桿等生物原料,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創新和革命性的發現,它開啟了低成本、大規模、綠色化制造石墨烯材料的新時代。
再接再厲,圣泉集團與東華大學、青島大學、黑龍江大學共同承擔起“生物基石墨烯宏量制備及石墨烯在功能纖維中的產業化應用”項目,成功研發出石墨烯表面改性及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技術,解決了石墨烯在再生纖維素纖維、滌綸短纖維與錦綸6紡絲過程中易團聚、品質控制難等問題,開發出石墨烯改性纖維從紡紗到織造與染整,再到紡織品成型加工等系列技術體系。目前,圣泉集團已建成年產200噸生物基石墨烯材料的生產線和年產2000噸石墨烯功能聚合物母粒生產線,研發生產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基石墨烯內暖纖維、內暖絨、內暖烯孔材料三大系列,100余款單品,成為世界上**使石墨烯實現工業化生產、商業化利用的企業。唐一林介紹,該技術已申報國家專利105項,國際專利12項。
觀看圣泉集團的產品展示,讓記者興奮不已。經過石墨烯改性的紡織產品,豐富多彩,琳瑯滿目。技術人員拿著儀器,對這些新產品功能進行驗證,當場報出數據。記者曾參加過圣泉集團的一次會議,我國紡織材料專家姚穆院士講,152 0173 3840年,參加抗洪搶險的幾十萬解放軍戰士,大都出現腳部糜爛、股骨溝糜爛的問題。當時自己曾為此寢食難安。姚穆院士感嘆,如果那時就有了石墨烯改性纖維,該多好啊!”
利用石墨烯改性纖維的特性,能生產出又輕又薄又保暖的服裝,冬天里可以讓女士盡顯苗條身材,讓邊防戰士輕裝上陣爬冰臥雪而不覺寒冷。利用其抑菌特性生產襪子,可以讓腳臭的人不再尷尬。
今年6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組織以孫晉良、蔣士成兩位院士掛帥的鑒定驗收委員會,對這一科技成果進行鑒定驗收。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項目發明了以玉米芯纖維素為原料制備石墨烯材料的新方法……開發了石墨烯改性纖維高效紡紗系列加工技術、織造與染整技術,建立了石墨烯功能紡織品成型加工技術體系;建立了年產200噸生物基石墨烯材料的生產線和年產2000噸石墨烯功能聚合物母粒生產線,工藝合理,裝備齊全,生產運行穩定。石墨烯粉體母粒可紡性好,賦予纖維遠紅外、抑菌、抗靜電、防紫外等復合功能;項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在服飾、家紡、輕工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整體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鑒定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鑒定。
這個項目,突破了大量技術難關。比如說,石墨烯粉體像吸鐵石的磁粉一樣具有“團吸”效應,很難均勻地加入到纖維中。他們經過與高校聯合攻關,讓石墨細粉體均勻地分布在纖維中。靠著過硬的技術優勢,圣泉集團成為我國石墨烯改性纖維產業的領頭羊。
8月17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關于支持籌建石墨烯改性纖維及應用開發產業發展聯盟的函,表示支持濟南圣泉集團牽頭,聯合產業鏈上相關單位,協同突破制約石墨烯改性纖維應用和推廣的“瓶頸”,做大做優做強石墨烯改性纖維及應用開發。
創新,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圣泉集團飽受質疑甚至嘲笑。唐一林告訴記者,即使圣泉集團石墨烯改性纖維技術通過鑒定之后,這些質疑和嘲笑也沒有平息。好多人不相信,這么高大上的材料會用玉米芯中的纖維素生產出來。也有人拿著本本上的數據,來嘲笑圣泉集團的石墨烯改性纖維達不到理論上的理想純度。
圣泉集團技術人員告訴記者,紡織面料達到88%以上發射率才能稱為具有遠紅外功能。圣泉集團加入生物質石墨烯后的服裝面料發射率高達91%-92%。這個波段的遠紅外對人體有很多益處。石墨烯改性纖維的每一項新功能,都經過了嚴格的檢測和驗證,以精準的數據贏得信任。
唐一林告訴記者,企業更看重石墨烯改性纖維的市場價值,更看重它給消費者帶來的實惠。國家工信部的支持,給圣泉集團增添了信心,也為我國石墨烯改性纖維的快速發展鼓了勁,加了油。
據介紹,圣泉集團目前15噸玉米芯就可生產一噸石墨烯。我國每年玉米芯總量高達1億噸,其中大量的玉米芯作為廢棄物被當作燃料,甚至白白浪費掉。圣泉集團以玉米芯纖維素為原料制備石墨烯,為玉米芯高效利用、為農民增收開辟了一條新路。
唐一林說,石墨烯改性纖維的研發,我國已走在國際前沿,前景光明,未來可期。但在這個領域,沒有前人的經驗可資借鑒,每一步都是在前無古人的空白處拓荒,不確定性很大,困難很多,挑戰嚴峻,單靠少數企業和研究機構難以形成強大的推進力量。工信部支持圣泉集團牽頭組建中國石墨烯改性纖維聯盟,我們將以開放的心態,匯聚產業鏈的資源優勢,加快創新研發和應用推廣,盡快把我國打造成石墨烯改性纖維的全球高地。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