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8 來源:互聯網
自進入3月以來,化工品PTA的價格出現大幅回調,短短兩周的時間期貨價格從*高5118元/噸回落至4630元/噸。伴隨著價格下跌,整個行業的消息也是層出不窮,從月初傳言鄭州商品交易所將增加庫容,引發空頭大舉增倉,意圖利用增倉的消息一舉消滅多頭。近日,又爆出PTA巨頭遠東石化近期啟動破產程序,這個消息一經爆出整個行業都為之沸騰。
據了解,3月17日,鄭州商品交易所暫停紹興遠東石化期貨PTA**交割品牌資格。3月18日從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政府相關部門獲悉,因產能過剩,紹興遠東石化計劃重組。遠東石化涉及的PTA產能占市場總產能的近10%,位列PTA行業前五的企業之一。目前,遠東石化正在尋找下家接受設備,但目前尚未有相關企業接受,因此可能在較長時間周期內,PTA供應難以恢復。
產能過剩是根源
截至2014年年底,國內PTA產能為4335萬噸左右,預計2015年國內PTA新增產能在665萬噸左右,總產能達到5000萬噸,PTA的產能增長率依然高達15.3%。由于在PTA的生產過程中,除了產生氧化殘渣,也會產生污水,以往這些殘渣直接作為廢料進行處理,不但處理價格低,而且還存在環保風險。
隨著新環保法的實施,作為PAT巨頭的遠東石化,330萬噸的PTA產能該如何釋放成為棘手問題。不過“破產”事件給予市場更多反思,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淘汰更多落后產能成為必然的趨勢。這也意味著PTA行業的洗牌或許從此拉開帷幕,部分PTA工廠將在2015年真正退出市場。
“破產的風險應該是可控的。當地企業之間互保已經有幾年,PTA工廠資金緊張也不是**兩天。對上游來說,如果遠東PTA裝置退出市場,上游10萬噸PX將重新分配,而目前國內PX已經過剩,屆時將面臨更大壓力;因PTA供應產能減少,對PTA過剩局面得到一定緩解,但并不能扭轉過剩的格局,可能部分增強對PTA價格的支撐,延緩跌勢。”PTA行業林女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寶城期貨分析師龐春艷認為,單純從遠東石化330萬噸產能停產來看,對行業短期有一定的影響。一方面因其停止供應,其下游合同貨用戶需重新尋找買家,短期利好PTA,但實際其330萬噸裝置中,120萬噸的老裝置是長期停產的,還有60萬噸裝置在春節前停車,因此實際只有152 0173 3840萬噸的裝置因此停車,該利好在3月17日上午已經消化。
不過龐春艷也表示,由于國內PTA產能4300多萬噸,即使破產一個遠東石化,還有其他的大型新產能投產來彌補,恒力石化220萬噸裝置在春節期間試車,目前滿負荷運行,BP珠海125萬噸裝置計劃3月下旬試車,行業過剩的局面不改。不過由此引發的思考很多,PTA產能進入快速投產周期就意味著行業競爭激烈,落后產能的淘汰*終難免。
市場人士認為,現在遠東石化破產,天津石化34萬噸裝置也因效益不佳停車,福建佳龍60萬噸裝置的重啟時間也不確定,共涉及產能400多萬噸。PTA行業將繼續面臨激烈競爭,遠東石化破產事件可能會給相關企業敲響警鐘,促進企業積*尋找經營思路,如增加上下游配套裝置,主動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等。
PTA跌勢難改
3月17日,鄭州商品交易所發布《鄭州商品交易所精對苯二甲酸(PTA)交割品牌管理工作指引》(試行)相關規定,經研究,暫停紹興遠東石化有限公司期貨PTA**交割品牌資格。業內人士認為,鄭商所發文,取消的是遠東石化“期貨PTA**交割品牌資格”,并沒有取消遠東石化的交割品牌資格。其次,遠東石化本身并不是交割庫,其破產本身并不會減少交割庫容,倒是會減少可交割產品的供給。
對于鄭州商品交易所增加庫容一事,此前多空雙方因為這個問題爭論不休。對此,龐春艷認為,2014年6月份已經發出《關于增加PTA廠庫交割方式的說明》通告,2015年3月5日又發出《關于征集指定PTA交割廠庫的通告》,目前申請尚未結束。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國內部分PTA生產企業將獲得廠庫資格,意味著PTA交割庫容的擴大。PTA交割庫的增加是順應市場發展需要,滿足不斷增加的PTA企業套期保值需求,也大大減小了市場逼倉的市場風險。
南華期貨分析師袁銘認為,如果增加交割庫存,邏輯上會利空市場。不能僅從遠東單個事件上來判斷PTA的底部,當然,PTA市場的產能過剩是共識,如果市場陸續有PTA產能的退出當然會增加市場產能再平衡的預期,因此利多市場。目前PTA市場巨大的庫存壓力有待釋放,原油價格再創新低,此時認為PTA底部確認為時尚早。
龐春艷也表示,原油作為PTA的原料源頭,決定了其價格的重心,如果后市原油繼續下跌至40美元/桶以下,那么PTA的價格也將難免跟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