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8 來源:互聯網
受原料價格鉗制,國內紡織原材料滌綸的上游企業深陷虧損經營的窘境。昨日,江蘇一家知名化工民企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稱,該公司主要生產滌綸的原材料自2012年以來一直處于賠錢銷售的狀態。而這種無奈正是由于上游原料PX價格較高,且“定價權喪失”所致。
每噸從凈賺3000元到凈虧500元
滌綸是我國紡織原材料的主角,在整個紡織行業全部纖維加工量的占比已超六成,公開資料顯示,生產滌綸主要經過“PX(對二甲苯)-PTA(精對苯二甲酸)-滌綸”的過程。目前,中間環節PTA生產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上述江蘇民企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描繪了這樣一幅近幾年PTA價格的震蕩圖。
“該產業于2006年后爆發,在2008年突遭經濟危機,PTA價格跌到谷底,隨后又在2011年上升到了一個小高峰,售價高達1萬多元/噸,當時每噸能賺到2000-3000元。但從2012年開始,急轉直下,目前售價在6000-7000元,賠400-500元/噸。”
被迫之下,企業們正在通過低負荷運行、部分停產等手段減少損失。“目前,多數PTA企業開工率僅有70%多,特別是那些早期的企業,他們能耗、物耗較高,開工率更低。”該負責人稱,至于為何虧損還繼續生產,其給出的解釋是,要滿足自己公司下游產品的生產,“且即便是賠錢,在營業額上還是有一定貢獻的,如果真正停產,設備棄用產生的損失會更大”。
上游材料定價權喪失
談及業務虧損的原因,這位專門負責PTA業務的負責人道出了“兩面夾擊”的無奈。“**是因為價格太低,經濟危機前,出口歐洲的服裝量較大,但危機之后,出口量大幅減少,甚至出現積壓,傳導至上游的結果就是售價上不去。”
更重要的是,成本下不來又嚴重擠壓了企業的利潤。“生產PTA的90%成本用于原料PX,生產1噸PTA大概需要0.66-0.67噸的PX,然而,PX卻一直維持在高價位。”上述負責人進一步解釋:“高價的原因是PX定價權不在中國人手里。”
北京商報記者從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毛加祥提供的一組數據中看到,中國PX的自給率近幾年持續下降,截至去年已經不到50%,這就意味著中國PX的對外依存度已超過50%。“受資源、資金、技術限制及民眾群體活動的影響,國內PX產業發展遠落后于下游PTA產業,缺口持續擴大。”毛加祥日前在“中國PX發展論壇”上如是說。
“定價權不在我們手里,價格難控制,產業鏈的利潤都被轉移到上游去了。”上述江蘇民企負責人無奈地稱,據其介紹,上游的PX每噸能賺到1000多元。
企業加碼上游熱情高漲
既然利潤這么高,作為民企,接受采訪的這位企業負責人也表達了加碼PX項目的愿望。而和他一樣,想把整個產業鏈打通的民企很多,但是都不敢輕舉妄動。
在國內建設受阻的情況下,有企業嘗試海外建廠打通產業鏈。恒逸石化去年2月25日公告稱,國家發改委同意恒逸石化全資子公司浙江恒逸石化有限公司在文萊投資建設年加工800萬噸原油的石化項目。該公司坦言,此項目主要為進一步向上游延伸產業鏈,打通現有PTA—聚酯產業鏈瓶頸,化解現有產品原料供應的市場風險。
從國內情況看,截至目前,PX產能主要集中于“三桶油”手中,但PTA等下游產業的民企占比已經非常高。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將來國內PX建設環境及條件具備,民企們對進軍PX板塊依然存有擔心,“如果原油還是壟斷的,PX原料價格還是會受到控制”。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