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8 來源:互聯網
全盤規劃整體布局
——蕭山紡織化纖產業集群核心競爭力全面提升
緊抓六項工程
相隔兩年,再一次齊聚蕭山,世界化纖產業已是不可同日而語,蕭山地區的化纖業也踏出了屬于自己的成長印跡。這塊國內乃至全球*大的紡織化纖產業基地,在轉型升級這場變局中書寫著自己的篇章。
蕭山的一舉一動,也影響著國內甚至世界化纖產業的進程,這是中國化纖的驕傲,蕭山也深知自己的責任,“轉型升級”通盤規劃,不僅要為本地區在“高成本時代”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也是為國內其他區域的發展提供借鑒的可能。這樣說來,本次會議在蕭山舉辦,學習心態已是必不可少。記者在采訪蕭山政府的過程中,也著實感覺到,蕭山已經全身心進入到轉型升級的狀態中。
緊抓六項工程
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蕭山地區緊緊圍繞產業鏈提升、價值鏈重塑、聚合力強化、軟環境優化這四條主線,重點推進高端產品制造、關鍵技術攻關、自主品牌塑造、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領域工作。六項工程的設定也使產業升級有了清晰的脈絡。
1規劃**工程
蕭山區政府邀請東華大學組成專家組編制出臺了《蕭山區化纖紡織產業升級培育規劃》和《蕭山化纖紡織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實施方案》,根據產業鏈發展需要,確定衙前鎮化纖區塊、益農鎮化纖區塊、黨山鎮化纖織造區塊、瓜瀝鎮化纖織造區塊、臨江工業園區化纖印染區塊為蕭山區化纖紡織產業集群重點培育區塊,并為這些區塊制訂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其主業與發展空間,推進基礎設施的投入和建設,根據產業布局理論和現有產業發展的情況有效整合資源,實現區塊內公共資源共享。
2龍頭帶動工程
該工程確定了集群內27家企業作為產業集群轉型升級重點培育企業,引導企業制定未來3~5年發展戰略,通過資源整合、企業重組、項目投資、資本運作等手段,促進企業做優做強。力爭到2014年培育1~2家千億級企業,化纖總產能達到700萬噸,滌綸、氨綸、錦綸、粘膠四大主導產品在全國產能的比重均超過18%,成為名符其實的“世界化纖生產基地”。
3產業鏈完善工程
通過積*鼓勵化纖企業向產業鏈上游投資、開發,加快高新纖維的開發和批量生產能力,以蕭山化纖科技城為基礎,蕭山著力突破高新技術纖維材料的技術瓶頸,在碳纖維、芳綸、聚苯硫醚、超高分子聚乙稀、玄武巖等領域,研究開發和引進一批新技術、新上一批產業化項目,成為國家高新技術纖維研發和創新中心。
4自主創新工程
蕭山著力推進以企業為創新主體,以技術中心、研發中心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目前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已經有18家,其中***1家,省級4家,擁有通過了國家實驗室資格認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直屬的紡織工業(浙江)檢測中心。
5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程
全面加強集群內研發、物流、商貿服務等實體組織的建設和發展,建立了以華瑞中國化纖信息網、中國紗線網、中國抽紗花邊網為代表的信息與電子商務平臺;以紡織工業(浙江)紡織產品檢測中心為代表的檢測檢驗平臺;以傳化為代表的物流服務平臺;以恒逸、三元、航民技術中心為代表的技術研發平臺,以“面面俱到”為代表的工業創意設計平臺;積*創造條件引進高端人才,幫助企業解決制約化纖紡織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提供技術服務。
6落后產能淘汰工程
蕭山下定決心,將把淘汰落后產能作為化纖紡織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重中之重,逐步建立和完善高耗能、高污染產能淘汰機制,努力實現化纖紡織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僅印染行業,2010~2011年全區共淘汰落后產能5.4億米。
突破重點項目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認為,高新技術纖維發展對于國民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發展高新技術纖維產業也是我國化纖工業發展轉型升級的必要。蕭山在轉型升級的進程中,也明確了大力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纖維產業的方向。
傳承技術優勢
蕭山擁有一大批國際**、國內首創的化纖紡織工藝技術。2001年5月18日浙江恒逸聚合物有限公司**條聚酯生產線試車成功標志著滌綸聚酯技術的**條國產化生產線在蕭山誕生,該技術**和超越了當時國際先進水平,單線產能從原來的6萬~10萬噸大幅提升至18萬~20萬噸,投資總成本節約2/3,為我國滌綸聚酯產業取得國際競爭優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榮獲全國科技進步二等獎和紡織科技進步一等獎。
著力發展高新技術纖維
來自中國百檢網
打造“軟實力”
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不僅包括更新升級機械設備等硬件設施,同樣也在于提高集群信息化、標準化水平和質量管理水平等“軟實力”。蕭山就把信息化水平、標準化水平和質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定為轉型升級的重點項目。提升“三水平”具體措施包括:
提高集群信息化水平
一是開展化纖紡織產業集群“兩化”深度融合試驗區創建工作,力爭通過三年努力,把握信息化條件下的生產服務、管理決策、研發創新三大主線,以此來帶動信息化的全面發展,在創新模式及信息化載體建設等方面實現重點突破。
二是加強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做好通報咨詢評議工作,及時發布預警信息,以信息化的及時規避不必要的風險。加強培訓宣貫,幫助企業提高應對能力,有效規避出口風險。
提高集群標準化水平
一是提高企業將自主創新技術轉化為標準的能力,推動我區化纖紡織產業集群27家龍頭企業實現研發與標準化同步,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定修訂的比例達到20%。
二是爭取組建浙江省化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27家龍頭企業參與國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工作的比例達到20%。
三是加強標準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化纖紡織產業重點產品采標率達到80%以上。
提高集群質量管理水平
一是發揮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直屬的紡織工業(浙江)檢測中心的作用,開展原材料把關和產品檢測,提高產品質量,積*參與政府質量獎的創建活動。
二是推進企業管理創新工作,積*引導企業參與政府質量獎的創建活動。
主動節能降耗
化纖行業的下游印染、整理加工環節能耗水耗高,再加上體量大,已經成為近年來節能減排關注的焦點。同時,隨著行業的發展以及競爭的加劇,節能減排已不再是企業發展的外在束縛,而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
主動尋找差距
蕭山區化纖工業雖然總體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國內**,單位能耗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轉變思路加快升級
蕭山轉變發展思路,主動出擊,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把節能減排作為促進行業企業結構調整、生產工藝技術進步、管理水平和從業人員素質提高的重要驅動力。這將會成為區域發展的又一新引擎。
這一重要任務的具體內容有:
一是充分利用技術、資金、研發、品牌、營銷渠道的優勢,跟蹤國際*新技術和產品,推廣應用節能降耗新技術、新裝備,重點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資源和能源消耗低的產品。
二是以節能減排為抓手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落后生產能力。
三是加強節能管理和成本管理,學習、引進、消化國際先進的生產組織和經營管理經驗,并在行業內全面推廣,確保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切實發揮先進的效益。
□記者 李利軍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