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8 來源:互聯網
舟山船配業駛入快車道
化纖企業變身“趕海人”
今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眾多的浙江企業家投身海洋經濟的創業大潮中。從化纖到船配,舟山普斯耐馳船舶機械有限公司也在過去的4年完成了華麗的轉身,今年公司生產的7套17.6萬噸、8萬噸大型船舶的錨機、絞纜機已經交付使用,再過五年,全部產能釋放,將達到300套的規模,產值超10億元。
舟山欣欣化纖有限公司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每年的利潤超過千萬,但由于市場和原料兩頭在外,公司總經理張正松感覺公司應轉型升級,需要新的突破口。2006年,舟山開始發展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周邊崛起了不少港口和船廠,嗅覺靈敏的張正松覺得做船舶配套設備生意不錯。
根據統計,船舶配套設備占整個船舶利潤的85%,而目前舟山本地化的船舶配套設備裝船率不到10%,船舶配套產業蘊藏巨大商機。一艘10萬噸級的船,從它生產的**塊鋼板開始,需要配套的泵達100多個,各種電機也要100多個。
確定了船配行業后,欣欣化纖將戰略目光瞄準了技術含量高、可填補我省空白的甲板機械項目。“甲板機械就像是船舶的‘紐扣’,產值占船舶造價的1.5%左右,一條4億元的船舶,起錨機和絞纜機就要600萬元,市場空間很大。”張正松說,他們當時確定的目標是只做5萬噸以上的甲板機械項目。
經過多方找尋、接觸和洽談,欣欣化纖公司找到了日本日立造船株式會社和日本普斯耐馳株式會社,經過20多輪談判后,舟山普斯耐馳船舶機械有限公司成立了,新公司注冊資金6000萬元,總投資1.2億元,欣欣化纖占51%股份。日立造船是日本**的綜合性重工企業,造船技術在業內**,日本普斯耐馳株式會社系甲板機械專業企業,擁有國際**品牌并有強大的經濟實力,跟兩家日本企業合資,引進日本技術和設備,欣欣化纖通過“借雞生蛋”,正式進軍船配行業。
焊接處比皮膚還光滑
報廢一顆螺絲登記備案
在舟山普斯耐馳的車間內,放著一套17.6萬噸級散裝船的配套錨絞機,這是公司造的**套機器,也是試制樣機,價值450萬元。另外一套價值350萬的8萬噸船的配套錨絞機也放在車間,成了樣品。“450萬元打一套樣機,卻不能賣,做完性能測試就成擺設了。”看到價值幾百萬的設備報廢,讓張正松有點心疼,更讓他對外資質量的嚴謹由衷地贊嘆。
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公司從日本調了一大批技術工人,漆工、焊工、切割工……手把手地教會了國內工人,“機器焊接處都嚴密無縫,跟小姑娘粉搽過一樣,光潔漂亮,質量真的是沒得說。”張正松說,現在公司的管理制度也跟日本公司完全一樣,連報廢一顆螺絲帽都會登記在案。
在生產一個零件時,按圖紙要求直徑在152 0173 3840.06~152 0173 3840.08毫米之間的產品為合格,但*后出廠的零件是直徑179.91毫米。“*后一查是工具原因引起的,這個零件直接報廢,損失了7300元,但我們產品質量得到了保證。”張正松說,日本企業對產品質量的要求讓干了幾十年企業的張正松也很佩服。
今年3月,公司生產的17.6萬噸級散裝船的配套錨絞機正式下線,特意邀請了船級社、船廠、船東、專家等來實地給產品挑刺,結論是質量“跟進口錨絞機完全一樣”。即使得到了各界的認同,這套設備還是作為樣機被留在車間里,因為按照日本企業規定,樣機只能做性能測試,不能出售,即使質量再好,也不能賣,怕影響企業聲譽。
企業連年三級跳
5年內產值過10億元
從2006年算起,欣欣化纖進軍船配行業已經5個年頭,他們現在的效益如何呢?
“今年我們生產了7套船配,完成了全年目標,產值不到2000萬,肯定還是虧損的,估計明年也要虧。”張正松對企業的虧損現狀絲毫不掩飾。他告訴記者,盡管已經虧了5年,但在日本專家手把手的指導下,現在公司已經培養了100多名熟練工人,這是企業發展的堅實基礎。
按照計劃,舟山普斯耐馳明年生產20套船配,產值6000萬元,后年生產80套船配,產值將超過2億元,等5年后,全部產能釋放,將達到300套的規模,那時產值將突破10億元。
說到將來的目標,張正松說:“我們的目標是5年內(甲板機械)做到全國**,10年內做到世界**!”
新聞大局觀 隨著舟山船舶業的飛速發展,舟山的船配業也步入了快車道。根據統計,去年,舟山船配業產值達到41.4億元,今年1~5月份,該市船配產業實現產值12.3億元,同比增長8.1%。據統計,去年歐華模塊產值達到5.2億元、中船重工達到4.3億元,揚帆集團旗下4家船配企業共實現產值4.9億元,全市產值上億元的船配企業達到6家。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