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膠纖維屬再 生纖維素纖維。它是以纖維素為原料,經(jīng)堿化、老化、磺化等工序制成可溶性纖維素黃原酸酯,再溶于稀堿液制成粘膠,經(jīng)濕法紡絲而制成。采用不同的原料和紡絲工藝,可以分別普通粘膠纖維,高濕模量粘膠纖維和力粘膠纖維等。普通粘膠纖維具有一般的物理機械性能和化學性能,又分棉型、毛型和長絲型,俗稱人造棉、人造毛和人造絲。高濕模量粘膠纖維具有較高的聚合度、強力和濕模量。這種纖維在濕態(tài)下單位線密度每特可承受22.0cN的負荷,且在此負荷下的濕伸長率不超過15%,主要有富強纖維。力粘膠纖維具有較高的強力和耐疲勞性能。
仿造亞麻制造的面料,其實不是亞麻,是化纖;黏膠是化纖的一種,成本比較便宜,可以做到感觀和亞麻類似。亞麻也稱鴉麻、胡麻,分纖用、油用,纖油兩用三類,均為一年生草本植物。亞麻纖維存在于麻莖的韌皮組織中,經(jīng)漚浸脫膠去除部分膠質(zhì),使粘連纖維束部分松散,再經(jīng)壓軋、打麻加工成“打成麻”,為10~20根單纖維組成的工藝纖維。由于吸濕性好,導濕快,直徑相對較細,是夏季衣衫的主要纖維原料之一。通常,由亞麻纖維織成的布稱之為亞麻面料。
纖維用亞麻收獲后,捆成小把進行漚麻脫膠。溫水漚麻水溫宜控制在28~32℃之間,經(jīng)100小時左右后撈出,將麻桿搭成傘形,露地曬干。雨露漚麻是將收獲后的麻莖平鋪在草地或亞麻地上,經(jīng)雨淋、露浸,利用霉菌漚制。在適宜濕度條件下,7~10天后,將漚好的干莖打碎,除去木質(zhì)部和雜質(zhì),梳理纖維,再按質(zhì)分號。被打掉的短麻稱二粗麻。
本文章由
聯(lián)系人:劉經(jīng)理
網(wǎng)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