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生棉紗特點有:斷裂強度高、耐磨性能好、縮水率小、適宜縫紉化纖織物和防皺棉織物,針腳平挺;耐熱性能好,柔軟性和彈性好。產品多用于做牛仔布、格子布、襯衫布、磨毛圍巾、窗簾、沙發面料、勞保手套、拖布、地毯以及填充物等.
再 生棉紗特征和再 生棉紗的規格顏色及支數:再 生棉紗的主要原料是生產服裝過程中產生的碎布料,這些材料都是新的,還有一類是用廢棄邊角料等加工制成的棉型纖維紗線,支數一般是有5支7支10支16支21支等,顏色分類多,常規的顏色有本白色、大紅色、藏青色、墨綠色、黑色、寶藍色、枚紅色等,可以根據客戶要求定做各種顏色。
再 生棉紗質量好的棉絮一般色澤柔和,呈潔白或奶 白色。纖維蓬松均勻,手感柔軟彈性好。舊棉花再 生棉由于利用硫磺漂白或洗衣粉洗滌有味道,而用衣料垃圾生產的再 生棉則會有藥味、霉味等異味。
再 棉本身是可以生產的,但是只能用于溫室、大棚等工農業保溫,不能用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如果是用于工農業保溫,再 生棉黑點白點根本無所謂。
特點 :
斷裂強度高,一般比同規格的棉線高40以上;耐磨性能好,一般比同規格的棉線高1倍;縮水率小,縮水率只有0.5左右,適宜縫紉化纖織物和防皺棉織物,針腳平挺;耐熱性能好,能適應3000-4000r/min的高速縫紉機使用,熨燙溫度在160℃左右;柔軟性和彈性好,適宜縫制化纖織品。
優勢 :
我國《循環經濟法》已經實施多年有余,在多個行業都出現了可示范的循環經濟案例,在紡織領域,再 生棉紗就是循環經濟中重要的一項活動,既實現了纖維資源的再利用,同時也賦予了紡織廢料的資源化內涵,這一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對提高紡織廢棄物的回收和綜合利用,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有校接觸資源環境制約具有積及意義。
生產方式:
再 生棉紗的生產、銷售及使用已形成較為完善的小型產業鏈。棉型再 生紗用途中,1/3用于生產牛仔布,1/3用于生產窗簾和沙發面料,其余用于生產勞動手套和拖布。化纖再 生紗多用于生產裝飾布、手套、拖布和填充物等。再 生棉紗紡織業快速發展,在浙江省溫州等地已形成相關的再 生棉紗生產集聚地。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的有關調查顯示,在溫州蒼南望里再 生棉紗基地,以氣流紡工藝加工再 生棉紗的廠家約500多家,據不完全數據統計還有上百家加工生產再 生棉紗的小作訪,全鎮有2/3人從事再 生棉紗的生產及流通,年產約800萬頓紗線,再 生棉紗紡織業已成為當地主要的經濟支柱。
再生棉紗 再生滌棉紗 再生棉粘紗 再生腈棉紗 再生棉莫代爾紗
濰坊金億紗線有限公司 現貨供應 支持訂紡
聯系人:高經理 152 0173 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