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的染色可以在任何階段進行,可以在纖維、紗線、織物及成衣等不同階段景進行染色:
1、散纖維染色 在紡紗之前的纖維或散纖維的染色,裝入大的染缸,在適當的溫度進行染色。色紡紗大多采用散纖維染色的方法(也有不同纖維單染的效果),常用于粗紡毛織物。
2、毛條染色 這也屬于纖維成紗前的纖維染色,與散纖維染色的目的一樣,是為了獲得柔和的混色效果。毛條染色一般用于精梳毛紗與毛織物。
3、紗線染色 織造前對紗線進行染色,一般用于色織物、毛衫等或直接使用紗線(縫紉線等)。紗線染色是染織的基礎。
常規紗線染色的方法有三種:
①絞紗染色——將松散的絞紗浸在特制的染缸中,這是一種成本高的染色方法;
②筒子染色——筒子染色的紗線卷繞在一個有孔的筒子上,然后將許多的筒子裝入染色缸,染液循環流動,蓬松效果與柔軟程度不如絞紗染色。
③經軸染色——是一種大規模卷裝染色,梭織制造前要先制成經軸(整經),將整個經軸的紗線進行染色,如聯合漿染機與經軸紗線束裝染色。由于是經軸,所以多適用梭織染色使用。 但隨著經軸落筒的出現,我們可以把染色后經軸上的紗線落成筒子紗,這種染色的紗線使用范圍就更廣了,譬如靛藍染色大多使用的還原染色方法,只有使用經軸染色才可以很好的解決,如果沒有經軸落筒,是很難實現的。
4、匹染對織物進行染色的方法為匹染,常用的方法有繩狀染色、噴射染色、卷染、軋染(不是扎染)和經軸染色。這里不一一介紹。
5、成衣染色把成衣裝入尼龍袋子,一系列的袋子一起裝入染缸,在染缸內持續攪拌(槳葉式染色機)。成衣染色多適合于針織襪類、T恤等大部分針織服裝、毛衫、褲子、襯衫等一些簡單的成衣。
6、藝術染色—主要有扎染、蠟染、吊染、段染、潑染以及手繪等。
7、染色過程中固定面料的夾具選用全塑料制作的夾子,避免彈簧金屬圈耐受不了酸性或者堿性的染色劑而生銹沾染面料,所以選用純塑膠夾的夾具。一般棉制面料都要進行后整理染色加工,織物的吸色能力和纖維的性能有很大關系,淺色布對原棉要求不高,但是不能使用成熟度系數低,差異較大的原棉。因為染紗過程中紗線要經過多道工序的加工染色,所以要求紗線無毛羽,無紗疵,無接頭,目前國內能達到高檔一色布用紗的紗線較少。
否則會引起纖維混合不勻,面料染色后會出現斑點或條花,所以淺色布要求使用含雜較少,色澤較好的原棉。
深色布對纖維吸色能力要求高,要求成熟度好的原棉,印花布對原棉要求可以降低一些,因為印花后,可以覆蓋一些棉布上的紗疵和橫檔,對于色織用紗,要求*高的一色布面料用紗。
一色布也被稱為米通布,是采用染色后的紗線織造高檔裝飾或服飾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