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芯紗一般以強力和彈力都較好的合成纖維長絲為芯絲,外包棉、毛、粘膠纖維等短纖維一起加捻而紡制成的紗。包芯紗兼有長絲芯紗和外包短纖維的優良性能。比較常見的包芯紗有滌棉包芯紗,它以滌綸長絲為芯紗,外包棉纖維。還有氨綸包芯紗,它是以氨綸長絲為芯紗,外包其他纖維制成的紗線。由這種包芯紗制成的針織物或牛仔褲料,穿著時伸縮自如,舒適合體。
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強棉帆布,并保持棉纖維遇水膨脹而具有的拒水性,利用滌綸在雨中受潮時具有抗拉伸性、抗撕裂性和抗收縮性。現階段的包芯紗已發展到許多種類型,歸納起來有:短纖維與短纖維包芯紗、化纖長絲與短纖維包芯紗、化纖長絲與化纖長絲包芯紗三大類。目前使較多的包芯紗一般是以化纖長絲為芯紗,外包各種短纖維而形成的一種獨特結構的包芯紗。它的芯紗常用的化纖長絲有滌綸長絲、錦綸長絲、氨綸長絲等。外包短纖維有棉、滌棉、滌綸、錦綸、腈綸及毛纖維等。
包芯紗除了具有特殊的結構以外,還有很多優點,它可以利用芯紗化纖長絲優良的物理性能和外包短纖維的性能和表面特征,充分發揮兩種纖維的特長并彌補它們的不足。如滌棉包芯紗可以充分發揮滌綸長絲挺爽、抗折縐、易洗快干的優點,同時又可以發揮外包棉纖維吸濕好、靜電少、不易起毛起球的特長。織成的織物易染色整理、穿著舒適,容易洗滌,且色澤鮮艷,美觀大方。
紡制工藝流程
目前紡制包芯紗的工藝流程有兩種,以加工滌棉包芯紗為例。
粗梳系統:棉:清花一梳棉一頭并-粗紗-細紗(包芯)。
精梳系統:棉:清花一梳棉一條卷一并卷一精梳一后并一并二一并三一粗紗一細紗(包芯)。
在實際加工過程中,包芯紗工藝流程的選擇,要視成紗要求和所紡紗支數來決定,總的原則是,能用粗梳,就不用精梳,如果要采用精梳系統,其流程能縮短就縮短,以降低生產成本。如有的生產廠家精梳棉條條千不勻率,纖維的伸直度和平行度都較好,過一道后并條即可滿足包覆要求。那么,其流程就可采用:棉:清花一梳棉一條卷一并卷一精梳一后并一粗紗一細紗(包芯)
原料選擇
芯絲的纖度和其中單絲根數,要根據織物用途和紡紗支數進行選擇。同一纖度的芯絲,其單絲越細,根數就越多,織物就越柔軟滑爽;反之根數越少,織物剛性好,挺括。對于包覆型產品無需考慮芯絲的光澤,可采用有光芯絲,以降低生產成本;若生產暴露型產品,則應考慮芯絲的光澤,盡量不用有光絲,使產品造成*光,影響使用效果。如生產11.8tex(50s)滌棉包芯紗,做裙料和襯衣面料,宜選用普通型低強高伸5.56tex(50D)/24F半光滌綸長絲做芯絲。包芯紗作縫紉線時,一般選用7.78tex(70D)/36F以上的單絲根數較多的高強低伸有光滌綸長絲。用做爛花外衣衣料時,可用7.56tex(68D)/36F以下的有光滌綸長絲。但用于爛花織物的包芯紗,芯絲的纖度應偏大掌握,一般用7.22-8.33tex(65-75D)/36F無光或半光的滌綸長絲,以防爛花部分過稀,過薄和造成*光。彈力織物所用包芯紗,其芯絲的纖度可根據織物用途選用。一般選用聚酯型7.78tex(70D)氨綸絲,其牽伸倍數選用3.8倍左右為宜。而供經向強力燈芯絨和彈力勞動布用的中號(中低支)氨綸包芯紗,氨綸絲牽伸要偏大些,在3.8-4.0倍左右,可保證彈力褲服用時,臀部、膝蓋部位有較的回彈力。 2.2 外包纖維的選擇
外包纖維若用棉纖維,從理論上講,應盡量選用長度長、支數高、成熟度好的原棉。但應視產品的用途而定,如果不是做高速縫紉線,而是做襯衣面料或裙料,或其他爛花裝飾布用,則無需選用過好的原棉,因為它們不需經受像高速縫紉線那種強摩擦和高溫熔融的考驗,不會產生"剝皮"現象,因此采用30mm長的原棉就可以滿足要求。但用作爛花織物的包芯紗的外包棉,棉結雜質要少。如選用人棉作外包纖維則更好,強力低,染色性能好,棉結雜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