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突現轉機為萎縮的消費量帶來希望,而出口恢復以及紡織企業備貨都將刺激下游的消費情況。與此同時,儲備棉輪出是否公布也將為后期的供應帶來變數。盡管如此,目前市場看多情緒依舊被壓制。短期來看,在供不應求的格局下,鄭棉或將向新棉成本附近回歸,舊倉單在*后交割前矛盾恐將激化,或為市場提供較好的入場價位。考慮到中美貿易仍存變數,短期不易對后市過分樂觀,高度暫看16000-16500元/噸。
貿易戰暫時緩解?消費或將回暖
自從中美貿易進入緊張關系以來,我國棉花消費呈現不斷萎縮的狀態。2018年10月,我國出口服裝當月值僅為334.1億元,降至近五年低位。受出口不佳的影響,我國下游布庫存10月份增加至30.43天,為近十年新高。繼續向上游傳導可以看到,紗線的產量也在不斷萎縮,10月我國紗線產量僅為284萬噸,降至近五年低位。與此同時,進口棉紗數量卻居于近五年高位水準。國內鄭棉市場5、6月份的爆發引發進口棉紗數量激增,為近五年的*高水準,隨后7、8、9三個月份也保持了較高的數量。
從上面這些數據可以看出,下半年我國國內消費量萎縮較為嚴重。2018年10月我國社會庫存386.45萬噸,其中商業庫存297.40萬噸,工業庫存89.05萬噸。10月份我國棉花進口11萬噸,月度新花加工量約為170萬噸,這樣折算下來,10月份國內棉花消費量僅為55萬噸。
11月底,中美貿易戰暫時緩和,原定于2019年1月1日繼續加征的關稅暫時停止,這對于下游消費特別是紡織品出口是*為關鍵的支撐。同時,2019年1月1日后國內可能對棉紡織相關行業的增值稅進行調整以應對中美貿易戰對出口的影響,也將支撐下游消費情況。資金緊張的紡織企業也將在消費好轉的情況下逐步增加棉花庫存,進一步提升棉花消費。
倉單消化緩慢矛盾或進一步激化
2017/18年度以來,鄭棉倉單就一直是市場焦點。由于新疆地區注冊倉單的便利以及標準倉單的優勢與便利,越來越多的棉花資源進入期貨市場。由于2017/18年度新疆交割庫庫存緊張等問題,鄭州商品交易所于2018/19年度增設新疆地區交割庫,也使得期貨市場倉單量再創歷史新高。截至上周五(12月7日),鄭棉倉單累計生成13148張,其中2017/18年度5949張,為同時期*高;2018/19年度為7199張,有效預報2109張,合計15257張,折合610280噸。
從上面數據可以看出,不僅僅倉單總量是同時期*高,未注銷的舊倉單也是同期時期*高。而2017/18年度的倉單*晚注銷時間為1903合約,由于倉單量較大,同時1903合約持倉量較小,2017/18年度的倉單大部分將在1901合約上注銷。
從目前看,還有14個交易日進入1901合約的交割月,在此之前市場需要消化將近6000張倉單,折合24萬噸的供應量,這在消費萎靡的情況下壓力仍然較大,后期矛盾恐將進一步激化。
潛在利好逐漸顯現 ?期價將向新棉成本回歸
中美貿易戰暫時緩和,同時新年度國家恐將對棉紡織產業修改增值稅率抵銷關稅增加所帶來的影響,出口紡織品數量恐將在未來90天得到提振,萎縮的消費量將逐步得到恢復。
目前社會庫存充足,市場對于儲備棉是否如期輪出有較多爭論,若延期或取消輪出將會對市場有一定的支持作用。在消費量逐步回暖的支持下,2018/19年度國內市場存在供需缺口約170萬噸,若儲備棉投放暫不進行,而是發放進口棉配額,將會同時提振國內外棉價。2019年國家將擴大財政赤字刺激經濟是對整個宏觀的提振。那么國內棉價在存在供需缺口的大環境下,整體價格將逐漸回歸新棉成本之上。
綜上所述,近半年的時間鄭棉處于單邊下跌的趨勢,多頭情緒被壓制已久,1月合約交割結束后市場情緒發酵將會使得期價逐步回歸新棉成本之上。而在此之前,期貨市場需要先將2017/18年度的倉單消化,在目前消費不足的情況下,倉單矛盾仍在博弈,若在1月前市場矛盾激化,則是多單較好的入場點。
盡管如此,市場仍存不確定因素,中美貿易談判是一個長期、曲折的過程,其間政策的反復都將對盤面有較大的影響。同時,后期消費量仍將會是一個變數,消費量決,2018/19年度的是否存在缺口,從而決,2018/19年度的上漲高度.目前來看,暫時不宜過分樂觀,高度暫看16000-165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