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2017年PTA供需結構大幅改善,4-11月份多套裝置主被動檢修停車,PTA社會庫存降至歷史*低值,翔鷺、遠東、桐昆產能雖然年底投放,但實質性壓力推延至18年。聚酯及紡織服裝產業景氣周期持續性改善,同時在原油價格大幅抬升趨勢下,PTA價格中樞逐步走出箱體區間。
決定商品價格兩要素:供需+流動性,我們認為2018年PTA產業鏈除了供需結構改善外,原油期貨上市后對沖套利配置需求給PTA帶來巨量的流動性也是市場所未曾見識過的。本報告對2017年PTA市場進行了回顧,并對2018年供需及原油與PTA套利邏輯進行了分析。
決定商品價格兩要素:供需+流動性,我們認為2018年PTA產業鏈除了供需結構改善外,原油期貨上市后對沖套利配置需求給PTA帶來巨量的流動性也是市場所未曾見識過的。本報告對2017年PTA市場進行了回顧,并對2018年供需及原油與PTA套利邏輯進行了分析。
(一)PX:2017年供需弱平衡,2018年去庫力度較大
1、2017年供需弱平衡
2017年亞洲PX裝置無新增整套產能,僅有韓國道達爾和遼陽石化2套共計30萬噸的擴能及提升負荷。17年國內PX產量為1019萬噸,同比增加2.8%;進口152 0173 3840萬噸,同比大增18%,進口依存度高達58%,創歷史新高;消費2388萬噸左右,同比增加8.8%;整體來看實際供需過剩45萬噸,庫存在9月份累計至歷史新高330萬噸,四季度受益于PTA裝置開工負荷回升PX庫存高位回落,庫銷比170%降至150%,依然歷史高位。進口來源國方面韓國穩居**。
2、2018年新產能兌現產量不大,亞洲檢修裝置較多
2018年全球計劃投產裝置集中在亞洲,但變數較大,確定投產的僅一季度越南70萬噸小裝置,二季度沙特134萬噸及四季度國內數套裝置均存在較大變數。四季度裝置多套裝置實際投產時間點可能會推遲,因此四季度前PX新產能幾無壓力。18年以后PX投產迎來爆發,“十三五”規劃中PX作為重點發展行業中的焦點產品,明確指出預計至2020年,自給率將提高至65%-70%。
2018年亞洲整體計劃檢修的裝置較多,集中檢修時間點是3-7月份,整體檢修量跟17年相當,其中國內略少。
2018年PX供應來看,國產方面受政策導向部分裝置負荷已經提升,除去騰龍芳烴外整體開工已經在80%偏上高位,烏石化有供應潛力但低負荷難以提升的原因主要在成本非常高(老裝置+烏魯木齊至山東高額鐵路運費),因此18年國產增量主要來自騰龍芳烴重啟,目前騰龍兩條80萬噸生產線一條有故障,按照計劃7月份先開一條,預計產量貢獻到8月份,*樂觀估計另一條80萬噸線9月份形成產量,那么全年有效產量為60萬噸,悲觀預估騰龍另一條線18年未形成產量,則騰龍全年有效產量33萬噸;偏中性預估有效產量在45萬噸左右。
進口增量方面17年超高進口增速下,亞洲整體開工在85%偏上,因此進口增量主要來自兩部分:一季度信賴增量(5萬噸/月),二季度開始越南和沙特(待定)增量,單越南70萬噸投產的話,二季度開始進口增加4萬噸/月左右,越南沙特一起投產的話,進口增加12-14萬噸/月。
3、2018年現金流較樂觀
2017年PX環節現金流并未跟隨PTA環節改善,反而受增加的庫存擠壓,2017年石腦油制PX路線長周期維持50美金/噸以下利潤,其中三四季度更是在成本線附近運行。17年MX制PX工藝三年來首次持續扭虧為盈,PX-MX年均價差在170美金/噸。
2018年國內新增產能規劃主要集中在四季度,變數較大,騰龍芳烴可能在二季度或下半年重啟,PX進口依存度有望到達60%左右,國外新增產能較明確的僅越南一套70萬噸,整體較少,PX盈利改善十分明確,階段性PX-石腦油價差有望400美金/噸附近,展望18年全年PX石腦油工藝路線加工價差均值在360美金/噸,前低后高。新增產能投放計劃如期進行的話,19年開始PX景氣度將急轉直下,屆時PX的現金流水平在產業鏈中的分配將進一步弱化,但是無論如何,PX端很難像PTA一般長周期跌破成本線運行,尤其是成品油高位運行背景下。
PX作為高進口依存度品種,庫銷比在****(工廠兩端+港口+流轉一個月庫存)可看做邊際,庫銷比在****時加工價差很難虧損,往下利潤加速提升,類似MEG,*限庫銷比在50%左右。
PX作為高進口依存度品種,庫銷比在****(工廠兩端+港口+流轉一個月庫存)可看做邊際,庫銷比在****時加工價差很難虧損,往下利潤加速提升,類似MEG,*限庫銷比在50%左右。
(二)PTA理論供應增量巨大,上限受PX制約,非核心變量
1、2017年庫存大幅去除至歷史低位,2018年壓力主要來自老裝置復產
2017年國內PTA新增產能僅12月份桐昆石化2#220萬噸裝置,幾乎對17年產量無貢獻,有效產能增量主要來自遠東140萬噸及翔鷺450萬噸產能的復出。截止2017年底國內PTA總產能達4923萬噸,聚酯產能達4835萬噸,PTA理論過剩產能達790萬噸,PTA環節理論過剩程度依然十分嚴重,但隨著裝置大型化、落后產能加速淘汰及階段性裝置故障影響,理論上的產能過剩并未導致產量過剩。
2017年PTA產量為3595萬噸,同比增加9.9%;進口41萬噸,同比減18%;出口53萬噸,同比減24%,消費量(含其它方面需求)為3666萬噸,同比增9.6%。年內PTA庫存高點出現在12月中旬,庫存及庫銷比創歷史新低,PTA流通環節現貨庫存到達*限。
2018年全球PTA新增產能也不多,國內無新產能,國外僅印度JBF120萬噸裝置有投產可能,四川晟達100萬噸產能原料供應及產品銷售都存在很多問題,實際投產時間存變數較大,因此18年PTA實際并無新增產能壓力,主要壓力來自老裝置復產。19年及以后新增產能計劃依然不少,主要還是集中在國內,但多數裝置由于多種原因變數較大,整體來看,PTA新增產能投放在2017-18年屬于空白期,加工費階段性蜜月期。
對2018年PTA供需進行展望,供應增量來自翔鷺450萬噸、桐昆220萬噸及遠東140萬噸產能貢獻,*有可能來自翔鷺剩余225萬噸裝置回歸,目前計劃是跟隨騰龍芳烴同步,當前計劃是7月份,整體來看2018年PTA環節理論供應增量將十分明顯,但與此同時PX環節將成為限制PTA產量增長的主要因素,假設復產的PTA產能滿負荷運行的話,其它裝置與17年一致,PTA產量增加700萬噸偏上,那么PX將會變為負庫存,顯然這種假設不可能存在,因此在PTA產能充足背景下,我們在對整個產業鏈供需推演的時候只需把握PX-聚酯供需平衡情況即可。
2、17年庫存大降加工費改善,18年累庫較明確
2017年PTA環節平均加工費在670元/噸,較16年大幅改善,PTA在期現、供需層面是一個風場成熟透明且市場化的品種,產能投放高峰期過后至產能出清過渡期間,17年市場加工費+供需定價機制對價格的指引變得相當有效,18年來看PTA過剩十分明確,但綜合利潤要看PX與聚酯整體情況而定。
進口方面倒掛繼續,但是PTA出口卻沒有起色,但鑒于國內庫存偏緊大背景下,出口迫切性不強。
庫存方面PTA供應商、聚酯工廠均不斷走低,四季度到達歷史*低值,近些年聚酯工廠原料庫存長期維持低位,與物流環節效率、高合約貨占比密不可分。
(三)聚酯運行分析
前一輪聚酯產能投放周期在16年見底,2017年國內實際投產7套共計215萬噸產能,疊加前期長停被剔除的35萬噸產能復產,截止2017年底,聚酯有效產能為4835萬噸,產能增速為5.5%,產量為4100萬噸,產量增速為12%,全年平均負荷在87.1%左右,創2012年以來新高。
2018年包括小聚酯在內計劃有近30套新裝置投產,總涉及產能647萬噸,其中滌綸長絲、瓶片、短纖產能分別為319/170/104萬噸,18年新增產能巨大,考慮到部分裝置可能會繼續延期,預估新增產能在525萬噸,增速近11%。
2017年聚酯出口增速下滑主要受內需旺盛影響,1-10月份出口482萬噸,同比增4.8%。2018年來看國內聚酯出口潛在需求依舊很大,整體亞洲聚酯產能仍保持快速增長,但增量主要來自中國,中國在亞洲市場占比逐年擴大(2016年,66%),南亞印度份額基本持穩,東南亞地區份額小幅下降,但進口量大增,主要是其老舊設備、劣勢產業配套及產品低端化均限制其本國聚酯產業發展,未來幾年內仍舊需要自中國大量進口。
2017年聚酯負荷的季節性淡旺季不明顯,現金流較16年繼續改善,滌絲產銷表現良好,側面反應終端備貨態度較為積*,本質是終端產業景氣周期改善。2018年聚酯盈利依然會維持較好水平。
2017年內需非常旺盛,整體產銷良好,12月份開始終端訂單走弱,聚酯庫存有所累積,整體高于去年同期,但壓力不大。
2018年聚酯需求增長主要來自兩部分:新料替代回料貢獻5%,剛需5%左右。
1、廢PET進口限制增加5%需求
2017年廢PET進口量在220萬噸附近,按照90%生活用途全部禁止測算,200萬噸廢PET需要新料替代,相當于5%需求增速,2018年**批廢塑料審批數量由17年的501萬噸砍至1萬噸不到,18年實際限制體量有可能超過90%。國內少數企業轉往東南亞建廠,以及部分凈瓶片可以通過造粒以切片形式進口,但這部分體量很小。
2、剛需在17年需求大年后,回落至5%左右
2017年12%聚酯產量主要分流為四部分需求增量:產業鏈補庫存、剛需及回料替代、地產后周期家紡放量及出口小幅貢獻(1%不到),當然17年終端織造已有擴能。
聚酯需求也分大小年,由于終端屬于非耐用品,剛需較穩定,往往大年后緊跟小年,近五年來中國人均PET增速在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終端紡織服裝行業自2012年以來持續去庫存,利潤改善,行業數據持續向好,這都為中長期補庫存及傳導PTA漲價壓力提供了良好的通路。
(四)供需疊加推演
2018年變量分析:
1、PX國產,2017年基數:1019萬噸;悲觀預估騰龍芳烴順利回歸供應增量60萬噸;樂觀預估騰龍回歸一條線供應增量33萬噸;合理預估騰龍供應增量45萬噸。
PX進口,2017年基數:152 0173 3840萬噸;悲觀預估越南沙特新裝置一季度全部投產出口中國增量132萬噸;樂觀預估僅越南裝置按時投產出口中國增量52萬噸;合理預估進口增90噸。
其它領域PTA消費12萬噸/月,折算145萬噸/年,折算PX消費95萬噸/年。
PX其它領域需求1萬噸/月,折算12萬噸/年。
2、聚酯需求,2017年產量基數:4100萬噸,回料替代205萬噸/年,剛需增長5%折205萬噸/年,總聚酯消費4510萬噸,折算PX消費2526萬噸。
2018年PX去庫存格局十分明確,*悲觀預估PX-PTA綜合折算PX庫存也跟17年持平,其中PX庫存降,PTA庫存增;樂觀預估PX-PTA綜合折算PX庫存大幅去除103萬噸,其中PX環節去庫更多有望到150萬噸,PTA累庫存,那么PX-石腦油加工費將大幅漲至400美金/噸以上;合理情況預估PX-PTA綜合折算PX庫存去除53萬噸,依舊是PX環節去庫80萬噸以上,PTA環節累庫存。因此整體來看,2018年PX-PTA綜合庫存降改善,其中PX環節庫存改善*為明顯,PTA環節累庫存較為明確。
第二部分原油與PTA套利邏輯研討
1、化工品與原油相關性及持續性較好
能源/化工整體相關性優于其它板塊,其中化工品與油價相關性*強。08-11年、16-17年刺激政策帶來大宗商品牛市背景下,其它版塊與油價相關性及穩定性也得到提高。
PTA配置價值明顯優于其它化工品。
2、原油/PTA影響因素分析
原油:供需、成本、替代能源/資金配置與地緣政治;國際原油定價演變歷史:跨國巨頭殖民定價-OPEC官方定價-現貨市場-期貨市場。主要交易所有四個:1、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 WTI;2、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 Brent;3、新加坡交易所(SGX)迪拜原油;4、上海國際能源中心中東原油。
PTA:PTA及下游、終端企業以民企為主,完全市場化競爭格局,價格影響因素相對簡單:1、成本單一,與PX高度相關;2、終端需求屬非耐用品,受經濟周期影響較小;3、低油價刺激回料替代,環保強化替代力度。
3、PTA產業鏈周期演變
PTA產業鏈自紡織服裝-PET-PTA-PX相繼步入過剩,但下游至終端已經走出景氣低谷,PTA產能出清尾聲,長達五年的虧損,PTA供應商主被動去產能、推遲或取消新產能投放,寡頭壟斷格局已經形成,產能出清尾聲,加工費底部已經看到;PX逐步進入過剩,后面臨加工費壓縮,由于供應商結構不同且選擇余地較大,PX很難被持續打壓至虧損線以下。
PTA主流操作格局在周期性輪動,做空的空間由單純供需決定逐步轉為加工費(利潤)+供需共同決定。產業鏈整合后期,產業鏈利潤基本被打掉,**價格底部震蕩,主要矛盾由供需轉為加工費,大幅虧損情況下PTA產能對加工費波動更為敏感,從而動態調節供需。
低油價環境原生聚酯反替代再生聚酯有支撐,增加PTA消費,14-16年油價暴跌,聚酯新回料價差收窄至替代區間,促進了新料消費,從而帶動PTA需求但回料在中國面臨嚴重的原料短缺(環保、高人工成本)問題,未來替代空間將越來越小。
低油價環境原生聚酯反替代再生聚酯有支撐,增加PTA消費,14-16年油價暴跌,聚酯新回料價差收窄至替代區間,促進了新料消費,從而帶動PTA需求但回料在中國面臨嚴重的原料短缺(環保、高人工成本)問題,未來替代空間將越來越小。
4、套利邏輯分析
原油-PTA套利核心是中間環節加工費,即石腦油+PX+PTA三個環節加工費的波動,背后產業周期的大邏輯。煉廠產能過剩背景下,石腦油供應充足,石腦油+PX+PTA三個環節核心變量在PX+PTA加工費波動。
PTA價格模型:骨骼+肌肉。原油是骨骼,石腦油-PX-PTA環節加工費是肌肉,原油波動決定骨骼大小,產業周期決定了肌肉的豐滿與否。以PTA為基準計算各環節權重時,原油-石腦油-PX均需折人民幣后*0.655。
產業周期+油價波動決定套利空間,原油這幅骨架2005-2017年以來在PTA中權重占比在0.26-0.65之間巨幅波動,均值0.45。
產業周期是影響PTA-原油環節加工費的核心因素,在產業矛盾不大情況下,階段性油價波動方向可以給出不錯的套利機會:油價高位快速回落時出現較好做多加工費機會,油價高位繼續大幅拉漲時加工費往往被壓縮,低油價PTA下游回料支撐提升加工費,但油價急跌破30-35美金低位時不宜繼續做多加工費。
產業周期是影響PTA-原油環節加工費的核心因素,在產業矛盾不大情況下,階段性油價波動方向可以給出不錯的套利機會:油價高位快速回落時出現較好做多加工費機會,油價高位繼續大幅拉漲時加工費往往被壓縮,低油價PTA下游回料支撐提升加工費,但油價急跌破30-35美金低位時不宜繼續做多加工費。
5、四種典型產業周期VS油價波動行情
(1)、09-11年大牛市:強產業VS強油價
2009年1月至10年6月,強產業+強油價背景下,原油權重占比自0.26震蕩緩升至0.45,17年2月份產業強弱速切后原油權重,自0.45回落至0.3,說明超強產業強周期權重大于油價。
(2)、16-17年階段性牛市:產業底部VS油價底部
2016年1月至17年2月,產業底部+油價底部背景下,原油權重占比自0.26震蕩緩升至0.43,17年2月份產業強弱速切后原油權重小幅拉升至0.46,后在油價回落后再次回落至0.4,整體原油權重走勢與09-11年牛市上半段類似,背后機理剛好相反,10年原油及TA-石腦油、原油利潤均較為豐厚,16年PTA-原油利潤均不佳。
(3)、11-14年大熊市:弱產業VS高位穩油價
2011年3月至14年6月,弱產業+高位穩油價背景下,原油權重自0.4穩步上升至歷史高位0.65,絕好的空PTA多原油機會。
(4)、14-15年熊市:弱產業VS弱油價
2014年9月開始國際油價大幅跳水,彼時PTA-PX環節加工費基本跌到位,PTA-原油套利空間主要由油價下跌完成,原油權重快速由0.65跌至0.27,跌幅與08年6月至09年1月相當,都是歷史*大值,共同反映的特征是油價高位回落時往往出現較好的做多加工費機會,但此策略左側交易者風險很大,主要來自油價的劇烈波動。
實戰中原油-PTA期貨間套利需考慮其它因素,如匯率、基差價差、突發因素(地緣政治、裝置意外)等。
對于未來原油與PTA套利分析我們要在不確定中尋找相對確定機會,2018年PTA產量階段性大幅放量,加工費有壓縮驅動,但PX將面臨不足,油價高位支撐成品油從而提振石腦油,PX-PTA環節綜合加工費看好。
18年PX-PTA加工費模型:PX庫存高中低三種情況。PX-PTA綜合庫存情況
6、原油期貨上市后對PTA流動性沖擊
當前PTA現貨定價基本跟隨盤面,產業力量成熟、深度地參與期貨市場,“薄利多銷”賺穩定差價,但巨量期現套利盤鎖住大量可流通貨,在產業矛盾不大情況下加劇市場波動。PTA-聚酯環節合約貨占比高達85-90%,10-15%現貨基本被套利商根據期貨點價鎖定,現貨漲跌基本跟隨期貨。同時大型主流供應商現貨市場買貨抬高現貨結算價效果顯著。供應鏈金融威力越來越大。
原油期貨上市后對沖資產配置帶來的流動性沖擊異常明顯,投機交易配置與產業配置時頭寸配比差異較大,我們暫且按純投機比例測算,即原油:石腦油:PX:PTA=1:1:1:1/0.655計算,1手原油1000桶相當于133.3噸PX=203.6噸PTA=40.7手,1萬手原油對沖配置=40.7萬手PTA=81.4萬手雙邊持倉,5萬手原油對沖配置=203萬手PTA=406萬手雙邊持倉。應該說在原油期貨上市后,PTA將會面臨洪水般的對沖套利需求,這將給PTA注入充足的流動性,加劇其波動。
第三部分結論
2018年,影響PTA價格走勢的因素主要有四個:國際原油走勢、PX新老裝置投產節奏、下游聚酯消費的表現及原油對沖套利帶來的流動性,產業核心矛盾不在PTA,而在三季度前難以匹配聚酯需求的PX環節。國際原油方面,美國經濟復蘇、OPEC減產協議及地緣政治因素對油價有支撐,但與此同時美國頁巖油強勢回歸或對油價形成拖累,若各主產國為搶奪國際市場份額將直接沖擊脆弱的減產協議,油價可能再次承壓回落,整體對2017年原油價格運行區間預計在45-80美元/桶。
展望2018年,供需層面的階段性好轉,流動性層面異常充裕,預期2018年PTA期現價格波動率加劇,看好PX-PTA綜合加工費,預計2018年PTA價格指數波動區間在5000-6500元/噸。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下一篇《棉花基本面分析》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