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湖北銀豐棉花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銀豐棉花,證券代碼:831029.OC)是專業的棉花供應鏈運營商,它的主營業務覆蓋了棉花收購、加工、貿易和專業倉儲物流、交易市場運營等棉花應鏈的各個環節。從整個棉花供銷產業鏈來看,公司位于上游種植棉花的棉農的后端,同時又位于下游紡織廠的前端,因此是一家典型的位于產業鏈中游的流通企業。2014年8月29日,公司開始在新三板掛牌交易。
對于銀豐棉花這樣的流通企業而言,公司進貨的季節通常是棉花年內價格的低點,流通企業一般都不會擔心進貨階段棉花價格上漲的風險。可是當進貨流程結束,大量棉花成為公司的存貨的時候,庫存棉花價格繼續下跌,就成為公司不得不面對的主要風險之一。
理論上,在期貨市場上賣出與庫存棉花數量相等的棉花期貨,就能夠在棉花現貨價格下跌的過程中,通過期貨空單的盈利對沖現貨貶值的損失。這種對沖操作就是產業投資者常用的套期保值策略,簡稱套保。
理想美好,現實殘酷,套保策略會失效
雖然理論上完全的套保對于產業投資者而言,是轉移價格風險的有效策略,但是在實際操作上,套保策略的核心假設:“商品期貨品種與商品現貨之間價格走勢存在高度相似性”有時會在各種客觀因素影響之下不成立,甚至發生類似“商品價格下跌”與“期貨價格上漲”,兩者完全背道而馳的情況。此時商品價格波動的風險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損失就是雙重的打擊。在2016年二季度,銀豐棉花就遭遇了一次套保策略失效而引發的“重大損失”。
2016年6月2日,銀豐棉花發布關于重大損失的公告。該公告中提到,“在棉花產業基本面無實質性改變的情況下,國內棉花(期貨)價格出現十分罕見的異常波動,(使得)公司棉花期貨業務出現重大損失。截至2016年5月31日,公司棉花期貨業務虧損總額為66,549萬元人民幣”。
公司的巨額損失主要來自于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品種(以下簡稱:
截至2016年5月31日,鄭棉主力合約已經從低位大漲了29.83%,讓那些長期看空棉花市場價格的產業人士們盡數跌破眼鏡。同期,反映棉花現貨價格的國棉A、B指數,僅從低位反彈了200元每噸,波動幅度僅為1.6%。特別是在2016年3月份,在鄭棉主力合約上漲4.6%的同時,現貨市場國棉指數反而持續下跌了3.9%。兩者走勢背離產生的損失相互疊加,是銀豐棉花2016年巨額虧損的關鍵。
嘗試場外期權新工具,尤須謹慎小心
或許是銀豐棉花對于2016年在鄭棉期貨上的“重大損失”太過刻骨銘心,又或許是對于新金融工具有著新的希冀。對套期保值有強烈需求的銀豐棉花,在2017年8月24日發布公告,公司著手開展棉花場外期權套保業務。
與期貨不同,期權是一種帶有“保險”性質的金融衍生品。相對于棉花期貨,棉花期權具有交易成本更低、持有成本更低和*大損失可控的優點。正確使用棉花期權進行套期保值,對于手持棉花現貨的銀豐棉花而言,風險控制的效果將明顯優于棉花期貨。
理論上,棉花場外期權的賣出方相當于向買入方提供了一份價格保險。落實到銀豐棉花的具體情況:公司持有棉花現貨,需要買入與庫存棉花等量的看跌期權。如果棉花價格走勢下跌,基于場外市場流動性*差的情況,公司可能會選擇將看跌期權一直持有直到行權日。
通過棉花場外期權行權產生的收益,來彌補庫存棉花價格下跌的損失。如果后市棉花價格上揚,那么公司就可以選擇放棄行權。損失的僅僅是期權的權利金,而公司庫存的現貨價格卻是上漲的。綜合庫存棉花現貨價格變動和虧損的期權權利金兩方面,實際上公司是大幅盈利的。畢竟持有一份棉花場外期權的權利金,僅有相同數量庫存棉花現貨價格的大約1%。如果是交易所市場的棉花期權,基于其良好的流動性,權利金往往只有等量棉花現貨價值的1‰,甚至更少。
有2016年3月 “棉花期貨市場價格異動”的教訓在先,公司對于嘗試棉花場外期權新工具還是保持著清醒、理智的態度。在2017年開始*初嘗試用場外期權套保的階段,公司將保值的總量嚴格控制在5000噸以下,持有的未到期的期權權利金的規模不能超過400萬元。通過嚴格控制上述操作額度,對內配合內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對外依托與期貨公司的業務合作,在公司現有期貨團隊的基礎上,積*引進期權相關的專業人才,以便實現對場外期權新工具的風險控制。
雖然銀豐棉花在2016年棉花期貨的套保交易上折戟沉沙,但是公司并未落入“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繩”的窠臼,而是大膽地選擇嘗試對沖風險的新工具,謹慎小心地部署套期保值的新策略。公司控制風險的措施能否見效,還有待時間的考驗。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