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觀點:
目前階段棉花(152 0173 3840, 50.00, 0.31%)暫不具備大漲基礎,仍有調整之需。然而近期紡企面臨備貨而新疆運力緊張,外加印度換鈔風波,鄭棉短期偏強,但不過度看空間。短多持有不追多,關注前高關口表現。
二、題材分析
其實棉花階段供需總體寬松。但是,近期有推動題材出現,1、紡企補庫;2、新疆發運緊張;3、印度換鈔風波約束進口;這些因素左右下導致供需短期趨緊。
1、紡企備貨推動棉花現貨走升
臨近11月中旬,各紡企前期競拍的國儲棉已經所剩無幾,因此各方普遍預估紡企會有一輪補庫高峰期,對近期棉花現貨構成推動。根據中國棉花信息網計算,截止到9月30日,全國紡織企業工業庫存數量為71萬噸,使用天數為34天,也就到11月初。此檔口掌握資源的貿易商話語權進一步增加,挺價心理較為強烈。再加上新疆運力緊張,導致現貨價格指數不斷走升。目前3128棉花價格指數15615元/噸,較月初增加250元/噸。
9月底國內棉花商業庫存51萬噸,其中新疆9萬噸左右。10月份紡企消耗競拍國儲棉為主,這部分棉花消耗有限,目前新疆地區入庫庫存在180萬噸,目前新疆地區總庫存已經在190萬噸左右。階段供應整體仍顯充足,在紡企備貨完畢后市場的漲勢或將得到一定程度遏制。
2.新疆運力緊張運輸成本增加
近期棉花對鐵路、公路運輸的需求都在增加。一方面,紡企前期國儲庫存已經所剩不多,補庫量大,另一方面,隨著1701合約交割臨近,棉花加工企業套保倉單在趕著交貨。但運輸卻并不給力,鐵路運輸方面價格提漲、運力緊張請車困難。汽運給力亦不足,一方面是物流商更傾向于利潤空間更大的水果運輸,另一方面,汽運費用高于鐵路300元的現狀令企業難以承受。此外,今年9月“史上*嚴限超載令”發布以來嚴格實行汽車限重,也一定程度削減了運力。所以我們看到,近兩個月疆棉運出量同比下降6成。
目前運輸至內地汽運價格多數在800元/噸以上,已較前期上漲100-200元/噸,部分線路,比如運到江蘇南通的已經高達1000元/噸。短期內很難降下來,新疆棉難以運出,而內地紡企等棉下鍋的情況下,市場也預計仍會維持漲勢。
3.階段供需整體顯寬松
每年國儲拍賣是在3-8月份進行。完全依靠新棉供應的時間段主要在10-2月份。來看下這幾個月的供需情況,陳棉庫存偏低,30萬噸;新棉產量460萬噸;這個階段進口按全年進口的50%算,約45萬噸;需求,截止到目前新棉銷售約20萬噸,每個月需求62萬噸,剩余4個月需求約250萬噸;國儲輪入,按照之前公告的*大量當年輪出的30%計算,為80萬噸;供應為30+460+45=545萬噸,需求為20+250+80=350萬噸。截止到2月底,庫存為545-350=195萬噸,此階段供需整體寬松。
而后市場進入拋儲階段,衡量進國儲拋儲時間的不完全確定性風險,再加上拋儲投放及進度的緩慢,如果按照今年的投放速度,月均供應53萬噸左右,需求按照62萬噸算,后續每月10萬噸的需求缺口還需新棉應對,這部分還需要50萬噸,年終社會流通商品棉剩余145萬噸,庫存消費比20%,供需整體偏緊張。
4、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其實2月份之前的市場供需整體寬松。目前階段的上漲主要還是由于紡企備貨與新疆運力緊張之間的矛盾激化,造成短期供需緊張的局面。棉花市場短期偏強,不過度追漲,關注前高壓力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