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兩日,鄭期CF152 0173 3840、CF1603合約突然大幅下挫,低點觸及11755、11555,調整幅度明顯高于其它各合約,引起棉花加工企業、棉 紡織廠及經營商的廣泛關注,當前棉花現貨價格到底是底部徘徊還是中途小憩?12000元/噸的公檢毛重提貨價格是否是3127B級機采棉的*下沿?筆者的 看法是至少3月份前棉花現貨市場處于“跌不動,漲不起,沒信心”的狀態,一方面春節減停產因素、美聯儲加息及外圍大宗商品市場令大幅下滑的棉花消費“雪上 加霜”;另一方面皮棉成本高位、對2015/16年度高等級高品質棉花供不足需的預期以及美棉SM、GM出口量下滑、印度CCI收儲等導致外棉價格難以下 滑,內外棉價差進一步縮小。 那么造成鄭棉期貨近月合約下滑的原因有哪些?
一、2015/16年度國家將提前啟動國儲 棉輪出競賣的傳言。11月份包括紡織協會、部分大中型棉紡織企業紛紛呼吁國家有關部門考慮1月份輪出高品質國儲棉,理由包括本年度新疆棉區總產大幅下滑 (15%以上),而且受天氣、品種等因素影響,結構性矛盾突出,棉紡織企業配棉出現較大困難。近日一些主管部門到各地紡織企業調研,不排除提前輪儲的可 能,對中低品級機采棉和手采棉的沖擊不言而喻。
二、鄭期倉單生成、預報數量持續上升,實盤壓力增大。據統計,截止12月10日鄭期棉花 倉單106張,但預報倉單達到1193張,而且幾乎1%是新疆機采棉,由于3127、4128、4127級皮棉現貨市場幾乎滯銷,大量的低品質、低等級棉 花將涌上鄭期、現貨掛牌交易。
三、現貨市場較10、11月份疲軟,紡企采購集中高品質高等級棉花。1、紡企隨用隨賣,等待國儲棉輪 出;2、下游紗布、面料、服裝市場進行淡季,內外銷訂單持續回落;3、由于對人民幣匯率波動較大、美元加息的預期,大中型紡企、貿易商企業不敢接大一些的 訂單;4、中小紡企生存壓力大,減停產比例不斷上升;而大中型紡企受到信貸、下游回款緩慢的制約,原料采購基本都是“看菜下筷”,盡可能降低原料、成品庫 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