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棉花市場進入新年度,而2014/2015年棉花市場的主要影響因素莫過于新疆棉花的直補試點政策。但目前直補的細則遲遲未出臺,從目前已知的直補政策的各種框架已很明確,國家收儲改直補,放手讓棉花市場回歸市場化。而在目前我國棉花庫存高企,外棉成本低廉且價格持續低位的情況下,預計我國國內棉價也將持續下行探底。
持續三年的無限量收儲,使得我國棉花市場一直表現出強烈政策市特征,政府成為市場*大買家和賣家。目前,我國棉花庫存儲備高企。據美國*新的統計數據顯示,本年度我國棉花庫存高達152 0173 3840.1萬噸,庫存消費比達178%,兩者均創有史以來的新高。后期高企的期末庫存量依舊是制約棉價上行的壓力。
綜合折算近幾年的收、拋儲量數據,目前我國棉花儲備庫存預計在908萬噸,足以滿足下一年度的棉花消費需求,高庫存的壓制將持續制約我國棉價運行的上行空間。
全球庫存近四年呈現出一路陡峭上揚的趨勢,但若將中國的庫存數據剔除可見,其期末庫存量及其庫存消費比走勢變化并沒有那么明顯。也就是說,后期全球棉花的走勢也將看中國棉花庫存的眼色。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7月,紡織企業棉花工業庫存繼續減少,同期可支配棉花庫存數量也在減少。主要原因為:1. 7月國內棉花價格看跌,對于新棉上市后價格走勢未知,因此許多紡織企業均不敢大量囤貨,采購原料謹慎,雖有部分企業加大補庫力度,但是整體庫存仍然走低。2.市場棉花質量不好,企業可選擇的資源很少。一方面,儲備棉質量品質較差,特別是內地庫的新疆棉大量減少,有部分地區儲備棉承儲庫拋售點少,紡織企業拍儲情緒不高。據統計,7月份儲備棉累計成交26.15萬噸,較6月份約減少1.72萬噸;另一方面,外棉質量依然較差,紡織企業需求的高等級資源稀缺。3.下游需求依然不好,又遇紡織傳統淡季,許多企業限產拋貨,減少貨物積壓風險。據調查,紡織企業在庫棉花庫存量為52.43萬噸,較上月減少了0.88萬噸。
市場翹首以盼的新疆棉花直補政策細則遲遲未出臺,而傳言版本卻是滿天飛。而目前*熱門的關注點莫過于補貼是限額的“價差補貼”還是不限額的“價差補貼”。若采取限額的補貼模式,那么應該會對棉價形成支撐,棉農在銷售籽棉的時候也會充分的考慮其植棉成本,也就是算從植棉成本的角度可以折算出市場棉價的底部支撐。但這種模式也存在一個*端的情況,就是若市場棉價脫離正常的軌道過度下跌就很難真正保障棉農的收益。倘若采取不限額的補貼模式,那么棉花的種植成本對棉價的支撐將不復存在;同時因為不限額補貼,棉價可能跌破市場預期,屆時國儲庫存的棉花價格將大幅縮水,而國家也將為此承擔巨額的財政負擔。因此,不管后期公布的直補細則到底采取各種模式,預計還會有相互扶持的政策細則以完善直補政策。再看鄭棉的盤面反應,在細則未出臺前,多空都相對謹慎,但隨著新年度的來臨,主力1501合約直接突破14000元/噸的支撐,向下跌破。
綜上所述,我國政策改直補,雖然整體的供需格局轉好,但持續增加的高額庫存,預計新年度棉價上行承壓。鄭棉主力1501合約運行趨勢仍將震蕩下行探底,短期目標位13000元/噸。再結合新年度美國的種植成本折算,預計皮棉成本按照1%關稅折是12000元/噸,滑準稅是13400元/噸。因此,后期棉價或將逐步下移探底至12000元/噸附近。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