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綜合上述分析來看,棉紡市場還沒有表現出真正的好轉跡象,
一、一周要聞回顧
1、統計局公布經濟數據,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 7.6%, 創13個季度新低;上半年GDP增長7.8,3年來首次破8。
2、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 3.3%,漲幅比一季度回落 0.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 2.1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3.3%,農村上漲3.3%。分類別看,食品同比上漲6.9%,煙酒及用品上漲3.5%,衣著上漲3.5%,家庭設備用品 及維修服務上漲2.2%,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2.4%,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上漲0.2%,居住上漲1.8%,交通和通信同比持平。6月份,居民消 費價格同比上漲2.2%,環比下降0.6%。
3、中儲棉在濟南召開工作會議,會議上確定:1、12/13年度,收儲在9月6日開始執行,連續3天棉花價格指數低于20400元/噸,收儲開始;2、下年度,不限量收儲,堅定的執行收儲;3、將交拍期限由本年度的10日延長至15個工作日。
4、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 2012 年7月6 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31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 準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自同日起,將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7倍。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不作調整。
5、全國各地棉花生長情況處新疆外,徽鄂湘贛蘇等地棉花生長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安徽省受干旱影響,棉花現蕾時間推遲,長勢一般;湖北省由于 前旱后雨,棉花生長遲緩。湖南省受天氣影響,棉花移栽推遲,部分棉花長勢較差。江西省受低溫陰雨以及病蟲害影響,棉花長勢一般。江蘇省由于連續幾個月干 旱,導致棉花生長發育推遲,總體長勢差于去年,三類苗比例較高。
二、基本面分析
(一)、現貨報價連續反彈中,下游消費未有實質性改善
7月初棉花現貨價格逐漸企穩反彈,截止到 7月26 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 328級由前期*低價18156元/噸反彈至18300元/噸,累積上漲了144元/噸。盡管反彈的幅度不大,但其意義卻不容忽視。棉花價格從3萬上方一 路下滑,去年的收儲價19800元/噸成為棉價下跌的中繼點,在當年的收儲政策結束后,棉價不堪國際環境及自身基本面的重負,再度破位下跌,棉價似乎看不 見“底”,隨著2012年收儲政策的*終確立,國內棉價尋找到了新的“歇腳點”。現階段棉花現貨價格的止跌反彈也是這一收儲政策效果的*直接的表現。在7 月18日的山東濟南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2012年儲備棉業務工作會議上,中儲棉總公司副總經理侯振武明確了敞開不限量收購的政策,并認為從目前棉花消費 形勢看,可能出現新年度棉花上市即滿足臨時收儲預案啟動條件的情況,且收儲量有可能超過上個年度。這無疑增強了各市場參與者的信心,甚至有部分企業看好后 期高等級棉市場,認為在 2011 年度高等級皮棉大量入儲以及配額有限的情況下,新年度伊始高等級皮棉或將成為“香餑餑”,眼下并不急于銷售。?與此同時,現貨市場維持低迷狀態,港口庫存 難以消化,而歐債危機以及美國經濟不景氣更讓市場雪上加霜。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于2012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全國范圍內展開專題調查,共涉及15個 省(市、自治區)的100多家棉花企業和若干家倉儲企業和保稅倉庫。結果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皮棉商業庫存約為107萬噸,此外,各保稅區倉庫未通關外 棉庫存約 80萬噸。從我們對上述現貨市場的分析來看,棉花現貨價格的反彈根本原因是收儲政策效果的體現,而非下游需求出現了真正實質性的好轉,因此對于棉價上方的 空間我們持謹慎態度。
(二)、7 月美農報告看好東南亞消費,國內產能呈現外遷趨勢
7月11日,美國農業部發布了全球棉花供需預測月報,與上月數據相比,報告調低了2012/13年度全球棉花期初庫存和產量,因而庫存量削減了 3%。全球棉花產量因印度、巴基斯坦和其他地區的減產而下調了32.2萬噸。印度的產量下調了21.8萬噸,主要是由于種植面積不及預期和推遲到來的季 風。全球消費量實際上未做調整,這是因為中國大陸和美國的降幅被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的增幅所抵消。報告對 2012/13年度美國棉花供給量和銷售量做了修正,這導致期末庫存大幅下調。期初庫存上調了2.2萬噸,達到71.9萬噸,這反映了2011/12年度 美國內紡織用棉的下降。盡管在6月份的報告中,棉花種植面積下調了 4%,但由于根據近期的氣候條件對絕收率和單產進行了調整,2012/13年度美棉總產量未做調整,仍為370.1萬噸。基于近期的紡織用棉水平,預計美 紡織用棉會下調2.2萬噸。出口由于全球進口量的增加和其他國家競爭力的下降,美棉出口量有所上調。期末庫存目前預計為104.5萬噸,較上月調低了 2.2萬噸. 2012/13年度農場平均價格未有變化,區間為60-80美分/磅。
從整個報告的數據來看,并未有太多的新意,但值得關注的是,7月報告調低了新年度的棉花庫存量,從對各國數據的比較來看,美國顯然對當前棉花年度巴 基斯坦、越南的東南亞國家的消費量持樂觀態度,上調了這些國家的國內消費量。而這一情況或將在短期獲得印證。目前有消息證實耐克以及阿迪達斯均已選擇關閉 在中國的自有生產線,據知情人士透露,阿迪達斯預計將工廠搬至緬甸。而造成這一結果的的原因是包括人工成本在內的各類成本均在急速攀升,使得中國制造的紅 利優勢已不再。這兩家企業的外遷只是紡織企業生產線外遷的一個代表,有數據顯示,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選擇將生產線遷至東南亞地區。隨著紡織企業的外 遷,中國的棉花國內需求量預計將逐步減少,這或許對外來棉花價格的影響是一個緩慢而長期的過程。
(三)、我國棉花進口量持續高位,配額緊缺外棉大量屯于港口
2012年6月,我國進口棉花47.6萬噸,同比增加35.6萬噸,增幅296.6%;2011年9月-2012年6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 472.9萬噸,同比增加251.8萬噸,增幅113.9%。根據歷史數據計算,2003年度至2010年度7、8月份的棉花平均進口量分別為20.7萬 噸和22.1萬噸,其中2005年度累計進口量達到*大值,7、8月份分別進口29.0萬噸和28.6萬噸。 在本年度外棉進口呈現持續“井噴”態勢的情況下,今年7、8月份的進口量有理由高于往年度同期平均水平,甚至很可能超越2005年度,預計均不會低于30 萬噸。按此推算,本年度我國棉 花進口總量有望達到530萬噸左右,創下歷史新高。
我國一、二季度的棉花進口量持續高位的根本原因是國內外棉花價差的不斷擴大,紡企出于成本考慮,大量選用進口棉。但棉花的進口是有配額限制的,截至目前本年度共發放配額約 300萬噸,目前的進口量顯然是大于配額發放量的,因此這也造成了港口大量外棉囤積的現狀。
??? 我們從青島港口了解到的情況,目前到港的外棉除了少部分是用棉企業有計劃地采購外,其余大量的進口棉是棉商看準了棉花價差后采購外棉運至中國港口進行銷售 的,這一部分棉花目前并沒有確定的買家,除配額的制約外,持續低迷的棉紡市場也是這批棉花賣不出去的重要原因。訂單的缺乏使得進口棉再便宜企業也無購買意 向。因此從進口面方面看,大量的進口并不是旺盛的需求所推動,目前進口量的增加并非需求的回暖的前兆,棉花市場的冬天或難以過去。
(四)、化纖類替代品價格亦有小幅反彈
? 在監測棉花價格的同時,我們也對棉花的替代產品進行了監測,目前化纖類紡織原料的價格亦處于反彈之中。化纖類原料的價格上漲使得紡織企業的生存難度雪上加 霜,在現有環境下,成本控制是企業能否盈利的關鍵,原料價格普遍反彈,但下游產品價格還在回落,銷售又不見好轉,紡企生存環境堪憂。
三、技術分析
兩個市場的走勢基本雷同,均是在底部區域的上升三角形形態,
四、市場觀點及投資建議
綜合上述分析來看,棉紡市場還沒有表現出真正的好轉跡象,棉花現貨價格的連續小幅上漲還是國內收儲政策的效果的體現,而且這一因素將是主導下半 年棉花價格走勢的重要因素。隨著收儲啟動日期的臨近,我們對棉價中期的預測還是趨向于向收儲價靠攏的判斷,因此對于趨勢單的持有者,盡管短期難熬,但*終 的結果未必會壞。而對于短期的走勢判斷來看,近期會比較糾結,前期回調低點18980點位的支撐至關重要,守住,則震蕩區間仍在,配合以外部環境的刺激, 擇機上攻2萬點位;失守,則將下探年內*低18635點,后市難料。但從目前持倉情況看,19000點位的支撐力度尚在預料范圍內,加上收儲政策的影響, 我們認為前者發生的概率較大。因此在操作上我們近期將選擇觀望為主,待到支撐得以確認,我們將繼續嘗試底部多單的操作思路,既定目標依然為2萬點。
?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