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千億養老金入市 將面臨空賬和保值兩重壓力
養老金補“空”
廣東千億養老金投資,不但關乎這筆“保命錢”的命運,更關乎每1個養老金個人賬戶的虛實。盤活面臨“虧空”和保值兩重壓力的養老金,比救股市來得更要緊
本刊記者/崔曉火
在傳聞中低調運作兩個月后,廣東1000億養老金“入市”的消息終被證實。官方醞釀多年的養老金投資運營,總算開始試水。
作為國務院批準的養老金投資運營的**試點,廣東將從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中劃出1000億元的結存資金,在未來兩年期限以內,分批由省政府拜托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以下簡稱“全國社保基金會”)進行投資運營。投資領域主要包括國債和企業金融債等有固定收益的產品,而只有不超過20%,即200億元的養老金,才有可能直接進入股票市場。
在3月19日全國社?;饡V東省政府在北京簽訂拜托投資協議以后,這則利好消息對投資市場的刺激作用10分有限。公眾對官方如何運營這1.92萬億元“保命錢”,仍不放心:表面上,他們關注的是投資和入市后的收益;實際上,他們更想知道,自己的養老金個人賬戶,甚么時候能不再“空虛”。
面臨“空賬”和保值的兩重壓力,范圍龐大的養老金未來如何“入市”,亟須制度安排。
為甚么是廣東
談及千億養老金“托管”,廣東省政府系統的1名官員告知《中國新聞周刊》,廣東之所以能夠成為**實現養老金投資運營的試點,地方政府的推動不可忽視?!梆B老金必須走出銀行,克服通脹?!痹摴賳T稱。
*近幾年來,相比其他省分,經濟發達的廣東省,社?;鹗杖肟傤~和結余均位居全國首位。單是2010年,廣東全省的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就達152 0173 3840.15億元。除養老金等社保繳納范圍的擴大是主要緣由以外,在廣東省內工業發達的地區,農民工的活動沒法帶走留在省內兼顧的基金,也是1大緣由。
不斷擴大的社?;鹪趶浹a了當期的兼顧基金支付缺口后,創造了盈余,但也一樣帶來了保值的壓力。
廣東省財政廳提交給廣東省人大的報告顯示,2010年廣東社?;鹳Y產,由于投資政策的限制,高達91.25%被限定為銀行定期存款,**不到2%為債券投資,基金收益率**3.5%。而相比之下,同期廣東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累計上漲5.0%。社保基金收益率低于通脹率運行1年,導致了貶值。
為了應對養老金保值的問題,廣東省經過與全國社?;饡恼{和,將雙方設計的投資運營操作辦法交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會商,*近終獲國務院批準。
在這個進程中,A股市場1月便傳出消息,期望來自廣東1000億養老金能夠“救市”。但是,認真實消息1出,股民們“救市”的希望落空了。對面臨著“虧空”和保值壓力的養老金結余資金來講,盤活自己,明顯比解救股市更要緊。
這1點,從全國“兩會”期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下簡稱“人社部”)部長尹蔚民的表態中也能夠解讀出來。在“兩會”期間進行的記者會上,尹蔚民坦言,雖然全國養老金賬戶的結余近2萬億元,但如果不是去年超過1800億元的財政補助,國內13個省都存在養老金個人賬戶的“缺口”。
“缺口”的根源,正是由于多年來養老金的積累不足,造成支付現在領取養老金待遇的社會兼顧資金,遠不及養老所需,只能擠占個人賬戶資金,導致這些賬戶實為“空賬”。
根據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的計算,由于目前個人賬戶中“坐實”的賬戶記賬額僅為2000億元,因此全國養老金的“空賬”缺口相當于1.7萬億元。而由于養老金至今未實現全國兼顧,在兼顧層次低下的省區,養老金“缺口”特別嚴重。
廣東地方政府擔心養老金無處投資,而在養老金“虧空”的地區,地方政府依然在為拿不出錢而撓頭。
地方養老金蠢蠢欲動
為了對付各地養老金的“缺口”,同時也避免地方挪用中央補助,全國社保基金會自2006年12月起,受托管理中央財政補助9個試點省市坐實個人賬戶的543.62億元資金。在5年來的實驗中,全國社?;饡崿F了年均10.27%的收益率,不但超過許諾的3.5%的收益率,也超過同期通貨膨脹率近8%。
而現在,單是廣東在今明兩年拜托全國社保基金會管理的1000億元個人賬戶養老金,就近乎目前社?;鸾?000億總資產的10分之1,體量巨大。依照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的計算,如果這1次廣東省的千億養老金,能夠整體實現社?;?近幾年來10.27%的收益率,那末這部份資金的年收益將從過去的35億增加到102.7億,幾近翻番。
全國范圍內,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4省分的基本養老保險累計近6000億元,約占全國累計結余的40%,而其余多數省區的養老金累計結余尚不及廣東省的1半。目前,除以上4省正期待模仿廣東,將養老金拜托全國社保基金以外,其余省分都面臨著嚴重的養老金支付壓力。
而這類壓力,還可能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速而加重。根據2011年12月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1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0年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支出增速,已高于同期基金總收入近2%。
但是在目前的社?;鸺骖欝w制下,沿海發達地區的養老金結余沒法轉移到存在養老金支付“缺口”的這些省分。雖然*近幾年來,提高兼顧1直被視為是減緩地區之間養老金支付壓力的重要手段,但是事實上很多兼顧基金還僅僅在市縣1級運營,管理水平10分低下。
1個典型的例子,便是養老金“缺口”高達近200億元的遼寧省。該省在進行了幾年做實個人賬戶的試點以后,終究由于離開了中央財政補貼便墮入“死賬”,而導致改革墮入停滯。
兩位分別來自不同經濟水平省分的官員告知《中國新聞周刊》,全國各省養老金的管理水平差異,使“空賬”問題更難在短時期內解決。“大約不到3分之1的省分比較完善,3分之1的省分情況1般,而余下的省分只是名義上的兼顧。管理跟不上,何談投資?”其中1位官員說。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省級官員亦承認,在國務院主管部門遲遲未出臺社?;鹜顿Y運營方案的情況下,省級政府均積*研究地方社?;鸲嘣耐顿Y方式,從地方向中央推動改革,應對養老金的“空賬”問題。
“兩會”期間,寧夏回族自治區財政廳廳長王和山呼吁,中央政府在養老金“空賬”地區,應在養老金投資政策方面給予規范和保障,否則地方部門“不能也不敢去嘗試”。值得注意的是,在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結余方面,寧夏則剛剛超過廣東省的10分之1。地區之間,兩地差距差異。
《中國新聞周刊》從人社部新聞處得知,參與擬訂社?;鹜顿Y政策的社保基金監督司,已將其完成的投資運行方案交由部領導班子審閱,但方案的具體內容,由于目前還沒有肯定,不便對外公布。
而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曾在“兩會”期間曾表示,選擇個別省市進行養老金投資運營試點,將是方案終究肯定前的實驗。
各方亟待改革推動
養老金的安危,已變成舉國關注。包括養老金“入市”在內的社保基金投資運營工作,也已列入國務院和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對今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
但是,不管如何設計,養老金投資的關鍵問題,都是要實現“錢生錢”。
但養老金目前所處的恰正是“無錢可投”的地步。而缺少足夠資金,即使養老金運營方案出臺,也會因個人賬戶無錢可投而擱淺。
急于破題的情況下,有1種社會觀點便呼吁,通過國有企業提高利潤貢獻度和稅收轉換方式來彌補社會兼顧缺口。這類觀點認為,國有企業應在上市前將部份股權劃撥給全國社?;饡?,作為社會兼顧。
但是,這類聲音在目前經濟體制改革困難重重的情況眼前,難免停留于理論。更多學者則重視擴大基本養老保險的征繳面,而擴大企業年金制度就是其中之1。
據人社部的統計,截至2011年年底,履行了6年的企業年金制度,才剛剛在全國范圍內累計企業近4.5萬家,參加職工還不到1600萬人。但是,這部份的養老金累計卻已高達3570億元。如果將國內市場內的更多行業納入社保范圍,企業年金作為養老金的資金來源,潛力巨大。
在3月23日閉幕的全國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暨企業年金工作座談會上,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也強調,要擴大企業年金制度的覆蓋面。
1方面開源,另1方面便是節流。緊跟人社部,財政部也于3月26日發文,強調地方政府除將社?;鸾Y余轉存定期存款或購買國家債券以外,不得動用基金結余進行任何其他情勢的直接或間接投資。
在清華大學教授楊燕綏看來,養老金投資模式的構成可能需要1個長達20年的財務緩沖期?!皩⑼诵萁鹩嬋雵窕A養老金,并完善公共部門的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以此帶動養老金制度建設和養老金市場的發展?!彼嬷吨袊侣勚芸?。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