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互聯網*火的話題或許非“imo抗議騰訊”莫屬。從3月21日imo抗議騰訊不正當競爭,到3月26日imo要求騰訊就打砸會場道歉。短短數天之間,1直隱形于個人IM市場光環之下的企業IM市場,由于企業即時通訊平臺imo的這1舉動,完全暴光在大眾的眼前,而這次事件的主角imo,也在眾多的贊美與非議中廣泛的被人所熟知。
只是筆者發現,目前眾多的媒體在報導imo與騰訊這件事上,更多的關注集中在了兩個方面:第1,騰訊是否是抄襲imo的產品。第2,imo此次事件是1次營銷 “炒作”。如此筆者不由要問,隱身于這眾多輿論以后的真相究竟是甚么?imo要進行這次抗議活動真實的初衷又在哪里?
經過對多天報導與網上資料的匯總,筆者總結出了此事IQ大戰筆者看到的真相:
第1、imo抗議騰訊抄襲,指的是文章與產品概念,并非產品。
在3月21日的imo抗議活動與3月26日imo舉行的發布會上,imo明確表示,imo抗議騰訊抄襲的是“抄襲文章、剽竊概念”。并舉出了騰訊抄襲的具體罪證。
【抄襲文章】2012年2月17日,騰訊在29個網站發表文章《移動互聯網時期:把辦公室裝進口袋》,其中文章中出現整段抄襲imo在2011年12月27日發表的《移動辦公室:企業即時通訊的下1個金礦》這篇文章。
【剽竊概念】2012年3月12日,騰訊在33個網站發表文章《騰訊首創可管理的企業qq》,文章稱,騰訊此次創新型的提出了“可管理的企業即時通訊”等等內容,企業可管理的即時通訊平臺,這個概念是imo 2010年12月8日在釣魚臺國賓館的產品發布會上提出的。
第2,imo之所以要求騰訊道歉,主要源于騰訊工作人員3月21日進入imo抗議會場進行惡意打砸。
目前在優酷、土豆等視頻網站上,都可以搜索到名為《IMO發布會現場沖突 抗議者稱遭受騰訊砸場》的相干媒體報導視頻。在這段時長不超多30秒的視頻中,可以清晰的看到騰訊人員打砸imo會場的全進程。
同時imo在3月26日的發布會上也明確表示要求騰訊道歉的3點內容: 1、要求在3月21日打砸imo展會現場的騰訊工作人員,登門道歉。2、賠償現場破壞的展板,總計:152 0173 3840元。3、要求馬化騰先生給予正面回應,并保證類似事件不再產生。
第3,騰訊至今未就此次事件明確答復,似有所慮。
imo的抗議活動發展至今,通過媒體的大范圍報導已被眾人所知。但是本次事件的被告方騰訊1直未做正面回應。
筆者搜索發現,騰訊對此事有3個態度。
早期,面對3月21日imo的抗議活動,騰訊表示不對此事做任何回應,更表示未聽過imo這家公司。
中期,對imo的指責和道歉要求,騰訊相干工作人員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imo方面指責不實,缺少證據,騰訊并未雇傭水軍詆毀imo,而所謂的“抄襲文章”也并非騰訊直接發布
現在,騰訊轉移大眾視野,表示自己并未抄襲imo的產品,并借“槍”指責imo炒作。
雖然在以往的反騰訊大戰里,騰訊1直都選擇*后“發聲”。但是這1次,騰訊選擇轉移輿論的方式,確切讓人可疑。
面對以上4條“真相”。筆者希望騰訊能盡快做出正面回應,做過就道歉,沒做過就給出如imo般的的“證據”。如此,既能表現出互聯網知名企業該有的擔當,也可還民眾1個真相。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