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與此同時,除硬麥1209出現4元/噸的小幅上漲外,鄭商所早稻、菜籽油、白糖、小麥期貨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
大連商品交易所數據顯示,大豆、玉米期貨昨日不同程度下跌,其中主力合約黃豆1209下跌23元/噸,收于4395元/噸;主力合約玉米1209收于2368元/噸,較前日跌6元/噸。
萬達期貨棉花研究中心總監張聞民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棉花收儲將于3月底結束,受此影響市場交割活躍,加之前期84.9萬噸進口配額的發放,使市場面臨供大于求的形勢。
據中國棉花信息網數據,截至目前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累計成交255.37萬噸,“預計到3月底收儲結束,會達到300萬噸左右。”張聞民表示,中儲棉同時從國外進口了100萬噸棉花用作儲備,二者相加將會達到400萬噸左右,這個量是非常大的。
張聞民認為,受今年全球棉花普遍豐收的大環境影響,供大于求的局面或使棉價在3月底收儲結束前繼續下跌。
事實上,棉花的跌勢正迅速蔓延到其他農產品領域。據商務部14日發布的商務預報監測,上周(2月6日至12日)商務部重點監測的食用農產品價格連續兩周回落,生產資料價格則小幅上漲。
據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農產品分析師介紹,春節過后,肉、蛋、菜需求下降,價格走低,帶動上周食用農產品價格連續第二周回落。
“農產品走跌是今年的一個基本趨勢,而現階段期貨價格的走跌,對于后市現貨市場的影響將會逐漸顯現。”中國社科院農產品研究所副所長李國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農民手中仍有大量存余,以小麥、水稻為甚。與此同時,目前國儲充足,已沒有太大容量。
“為此國家或將開始新一輪糧庫建設,但因為建設周期較長,短期內將難以大量買進農民手中余糧。”李國祥表示,糧食八連增對糧價所產生的沖擊效應,有可能于今年或明年開始顯現。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棉花跨市套利機會顯現》
下一篇《棉花日報》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