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在地方政府的熱捧下,交易所的數量三年翻了三番,2011年預計交易額將超過10萬億元。
18年前,證監會用了五年將50家交易所縮減到3家。這一次,300多家交易所將何去何從?
2011年12月16日,停盤九個月之后,深圳成為**個承諾為文化產權交易所善后的地方政府。
這**,深圳文交所發出通知,由市委宣傳部、市國資委、深圳廣電集團等組成工作組,處理文交所藝術品權益拆分業務的遺留問題。
此時,距“38號文”發布已有22天——2011年11月24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稱為“38號文”),集中清理整頓交易所,并要求各省在12月底前將方案報國務院。
交易所*近幾年在中國受到熱捧,近三年里交易市場的數量翻了三番,達到三百多家。僅今年上半年,國內陸續開業的文化產權交易所(含藝術品交易平臺)就已達18家。
正是這種近乎癲狂的熱潮,引發了整頓。而對四處涌現的交易所來說,這是一次生死之劫。
“38號文”幾乎禁掉了目前國內交易市場流行的一切形式,這意味著,除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微博)、鄭州商品交易所、上海金融期貨交易所、上海黃金交易所外,其他電子交易市場將被迫關門,除非他們能獲得國務院的特批牌照。
不過,截至發稿時,尚未有一家交易市場關門,新開和計劃開業的交易市場卻有十家之多。
從危急到微妙
12月8日,北京城彌漫了四天的大霧剛剛散去。漢唐藝術品交易所(以下稱漢唐文交所)執行董事鄭惠文與28名投資者再一次坐到談判桌的兩端。
一個半月前,入股數家交易所的鄭惠文還在天津大宗商品論壇上暢談聯交所的設想,此時,已被投資者的維權弄得焦頭爛額。
因涉及連續交易、集合競價和份額化等“38號文”禁止的交易模式,漢唐于11月22日停牌。自2011年8月漢唐文交所運營以來,共發行5件份額產品,總發行額5200余萬元。
三次談判,鄭惠文提出五種解決方案,但投資者只希望拿到退款,盡早離場。
而千里之外,湖南文交所成為國內**家完成份額化善后工作的交易所。
湖南文交所20%的股份來自湖南省文化廳主管的湖南省文化藝術基金會。6月中旬,交易所總經理湯厚松跟省文化廳的官員專程到中宣部聽取意見,知道中央將要進行整頓。
此時,開業不到三個月的湖南文交所剛剛發售了兩個資產包,還沒有上線交易,于是一直按著沒動。直到8月底,整頓的原則大致成型,他們知道無法再交易,于是開始受理退款申請。
“38號文的一稿、二稿……直到六稿什么時候出,我們都是知道的。”湯厚松告訴記者。對政策的準確把握,使清理也非常迅速。11月21日,發售的兩個產品已經全部清理完畢。
同在一個省份的王薇,則依然還在焦灼之中。她是湖南維財大宗貴金屬交易(以下稱湖南維財)一位縣級代理。
湖南維財2011年3月正式上線交易,主營黃金現貨倉單交易。因為交易門檻低至7000元,杠桿高達100倍,王薇的代理公司開了不到兩個月,已發展一百多個客戶。而湖南維財在短短8個月的時間里,開戶量達到20萬。
38號文公布后的第二天,湖南維財收到資金托管行工商銀行(4.16,0.01,0.24%)的一紙通知,要求公司在交易系統中關閉黃金及其衍生產品的開倉交易。長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也通知湖南維財變更經營范圍,剔除“黃金”字眼。
湖南維財不得不發出公告,定于12月24日暫停黃金業務。
眼看**的業務即將被斬斷,11月底,湖南維財趕緊上線白銀電子交易。
12月9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長沙市新聞大廈30層的湖南維財總部,一半的辦公場地完全空置,員工人數不足20,并且沒有一位負責人在場。
不過,微妙的變化正在出現。
暫停黃金業務的公告,從湖南維財的網站上神秘消失了。12月14日下午,王薇意外接到了一份新的通知,“12月24日不停盤,繼續以原本模式進行交易。建行正式簽約上線,進行資金托管。”
就在各地文交所冰封之時,鄭州文交所卻在12月發售了兩款新產品。CEO張保盈高調接受當地媒體采訪,翹著二郎腿侃侃而談,看不出絲毫焦慮。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交易市場總經理饒有興致地分析:“既然全都要死,比我們著急的有的是。何況政府怎么可能讓所有交易所都關掉。”
11月26日,從事白條鴨、鮮鴨蛋、鴨屎等現貨倉單交易的東華網絡商品交易市場更名為東華網絡商城,網站也隨即改成類似京東(微博)、淘寶商城(微博)一樣的頁面。不過,記者發現,*新交易公告欄中顯示的交易商品卻沒有發生任何變化。據東華的客戶透露,其電子盤依然在交易,且每天都有成交量。
16年的擦邊球
這些交易所的出現,源于華夏現貨商品交易所總裁郭遠峰。他稱得上是現在這種中遠期現貨交易的祖師爺,2008年卷款潛逃美國。
交易所主要用于交易大宗商品。在早期,大宗商品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交易——期貨交易,或是在批發市場進行現貨交易。
郭遠峰是國內*早的一批期貨從業者。152 0173 3840年-1996年,中央進行了**次對期貨市場的清理整頓,郭遠峰萌生退意。
1995年,郭找到期貨專家童宛生為其設計中遠期交易市場。中遠期交易的是現貨倉單,是一種至今仍備受爭議的“擦邊球”做法,有人質疑其是打著現貨的名義來做期貨。
1998年,政府提出要用電子商務的方法來推進中國的流通業現代化,用電子商務的方式來交易,成為了大宗商品批發市場熱衷的一條新路。“中遠期交易市場”模式,開始大受追捧。甚至連藝術品,也成為了熱捧的交易品種。
當時,對這種交易市場的監管一直非常模糊。國內**一部規范大宗商品電子交易的法規是2003年國家質檢總局頒布的,但卻未列明必要的監管部門。
2007年4月15日實施的《期貨交易管理條例》,設定了20%的保證金紅線,低于這一紅線的標準化合約交易即為變相期貨,由證監會負責監管。
于是大多數電子交易市場都將保證金控制在了這一紅線之上,“逃”出證監會監管。
當時,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的管理辦法也在商務部主導下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同年12月還向業內下發過征求意見稿,但四年過去了,管理辦法至今仍未出臺。
郭遠峰卷款潛逃之后,商務部新聞處在給媒體的一份回函中稱:商務部從未批注過任何進行在線現貨交易的市場,企業如從事此業務可在取得工商部門經營許可證后直接經營,并不需要批復。
郭遠峰發明的這顆擦邊球,沿著監管的真空地帶,在之后的兩三年里越滾越大。這是因為有一支新力量的加入:地方政府。
既然無需經中央部委批準,2009年左右,交易市場的批準權掌握在了地方政府手上。
天津是其中的先行者。手握著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金融創新專項方案》,天津先行先試,截至現在已有近30家交易市場,其中的天津貴金屬交易所和文交所更是全國聞名。
“很多地方政府沒有想清楚建交易所的目的是什么,也不懂如何運作,就是跟風。趁現在還沒人管趕緊先建起來。特別是去年,全國都在建交易所,我們不搞就是落后。”湖南省一位不愿具名的金融系統領導如此描述了這場熱潮。
正是在地方政府的推動下,不到三年,全國交易市場的數量至少翻了三番。
不過,地方政府只負責批準交易所的設立,至于誰來監管,如何監管,尚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目前僅有湖北省政府明確規定省委宣傳部對文交所有領導、管理和引導的職責,省財政廳對文交所國有資產有監管職責。
有趣的是,2011年10月中旬的一次交易市場負責人聚會上,熱議的話題是如何尋求強勢政府的庇護,上海、重慶、北京、天津4地成為大家向往之地。事實上,該次聚會前,已經有超過20家交易所遷址到以上直轄市。
沒有下文的整頓
整頓早已開始,卻總是沒有下文。
2009年-2010年,工商總局、商務部輪番上陣,發起了一輪又一輪整頓,其中尤以商務部的“國六條”*為嚴苛,國務院也專門致函各省市,要求落實。
然而,“國六條”*后不了了之。
在期貨專家、同濟大學(微博)法學院院長助理劉春彥看來,這種情況也并非偶然:對交易市場,商務部并沒有一套完整的監管體系。加上其與各省商委或商務廳只是業務上的指導關系,在地方上并沒有抓手。
*讓交易市場老總們害怕的是證監會主席助理姜洋。2010年6月26日,姜洋率領一個龐大的國務院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檢查小組進駐交易市場的重災區——山東。
檢查組調出托管銀行的出入金數據,還進入交易所后臺,復制所有的成交數據和后臺資金往來數據,一時讓整個市場風聲鶴唳。
但是,陣容**豪華的調查組回去之后,竟然也沒了下文。
2011年12月21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了修改《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的征求意見稿,意味著將中遠期交易納入期貨交易的范疇,為進一步清理整頓提供了法律依據。
不過,眾多的交易所們還保持著觀望。
38號文出臺之后,各省金融辦按照證監會要求給省內的交易場所發了一張基本情況調查表。
但深諳政策動向的市場老總們對38號文出臺的時間頗為敏感:“12月12日,各省級金融辦把摸底結果上報證監會。到年底了,要統計的數據那么多。出方案也是春節后的事。”
更微妙的是,38號文將牽頭的任務由之前的商務部轉移給證監會,但落實清理整頓的卻是各省政府。
“中央不放權,出了事讓地方政府收拾爛攤子。”湖南省金融辦的一位官員抱怨說。而一位接近上海市政府領導的人士向記者透露:現在都是“拖著”,什么時候證監會過來,什么時候再說。
即便是在清理期間,12月11日,以現貨黃金為交易標的的鼎盛貴金屬交易所卻在江西省樂平市正式開業。
該交易所的注冊地在樂平,實際運營在浙江,且沒有銀行的資金托管。
記者獲得了一份2011年11月6日,江西省樂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給該市工商局抄告單:“該項目落戶將有力推動我市商貿興市戰略,望你局給予支持。”
湖南久豐貴金屬總裁朱廣軍則向記者講述了一則圈子里公認的趣事:在有的省,官員們到交易所摸底,走之前偷偷交代交易所總經理,“咱省要是只留下一家,也是你家。”同行交流后發現,他們對每家交易所都說了同樣的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