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自2018年6月開始,國內外棉價經歷了長達一年半的“熊市”,其中鄭棉指數跌幅為37.8%,美棉指數跌幅為40%。大跌之后必有大漲,2019年10月以來,隨著中美貿易關系的好轉,棉價超跌反彈,其中鄭棉累計上漲16.13%,美棉反彈啟動時間較鄭棉提前20天,且漲幅擴大至20.8%。
????? 棉花運行重心上移,在“買漲不買落”心理的影響下,市場信心明顯好轉,其中2019年12月下游棉紡企業甚至主動補庫,助推鄭棉期現共振式上漲,3128級皮棉現貨漲幅達到10.84%。
原料漲價提振棉紗
在下游觀望、需求低迷的情況下,棉紗
棉紡企業積*備貨
自2019年10月中美貿易關系好轉以來,隨著原料價格的上漲,尤其是進入2019年12月以來,原料價格加速上漲,棉紡產業鏈預期好轉,棉紗去庫存速度加快,棉紡企業利潤修復。加之臨近春節,棉紡企業積*備貨。截至1月19日,山東地區棉紡企業棉花庫存可用天數為45天,部分大企業庫存更高,在60—90天,而部分中小企業的庫存偏低,不足30天。與此同時,當地棉紡企業棉紗庫存為25天,節前積*冬儲。預計正月初六到初八,棉紡企業就會陸續復產。不過,物流運輸多在元宵節后恢復正常。以此測算,山東棉紡企業棉紗將繼續累庫,可能會超過30天。
另外,進口紗價格上漲、央行降準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助推棉紡市場向好。1月16日,中美簽署**階段貿易協議。隨著協議的落地,下游訂單不再觀望,春節后訂單有望“井噴”,棉紗市場也將迎來“小陽春”。
雖然棉花價格持續上漲,但是下游壓價問題突出,部分織造企業意向轉向化纖類產品。比如春節前某純棉布生產企業接到70%的外貿訂單,該訂單維持到3月,但外商壓價嚴重,為了節約成本,企業意向轉產人棉布。另外,中美**階段協議簽署意味著短期貿易摩擦的緩解,但絕不是終結。因而,雖然春節后棉紗市場預計向好,也也要心態謹慎,對紡織人而言,練好內功,用好期貨、期權等對沖工具,才能應對后期可能再次出現的貿易摩擦。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下一篇《棉紗后市預期向好》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