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技術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有力抓手。11月17日,產學研技術對接會在石獅獅城青年創新創業孵化中心舉辦。遼寧省清潔化紡織重點實驗室主任、工學博士鄭來久為石獅企業帶來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無水技術,介紹該染色技術在實現無水消耗、無助劑、無三廢排放等方面的優勢、特點,并與企業經營者面對面解疑釋惑。
此次產學研技術對接會由泉州師范學院科研處、共青團石獅市委、石獅市科技和知識產權局、石獅市經濟局主辦。石獅市青年商會、泉州師范學院石獅產學研工作站、石獅獅城青年創新創業孵化中心承辦。
“我國是世界紡織大國,包括染色等紡織加工年耗水量近100億噸,傳統加工污染已經嚴重制約紡織服裝業發展。”鄭來久介紹,針對染整行業環境污染和用水量大的難題,2001年大連工業大學在國內**進行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無水技術研究。所謂超臨界流體介質在超過臨界溫度及臨界壓力以上,氣體與液體的性質會趨近于類似,呈現均勻相的流體現象。
鄭來久說,該技術利用回收的工業排放二氧化碳廢氣在超臨界狀態下溶解染料,并在密閉的釜體中進行紡織品染色,實現了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無水染色的工程化生產,具有高色牢度、短流程、無三廢排放,染料和二氧化碳可循環使用的優勢。與傳統水介質染色相比,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染色無水消耗、無需漂洗和烘干。同時,二氧化碳無毒、不易燃燒、價格低廉;此外,染色無助劑、染料成本低,體現了清潔化、綠色化、環保化的現代加工理念。“我們現在正在做纖維、紗線、織物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還有紐扣、拉鏈、襯布等輔料及毛巾、鞋類材料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
石獅市是我國**的紡織服裝生產基地和集散地,經過20多年的精心培育,已經形成了一條以服裝加工生產為核心的紡織服裝產業鏈,涵蓋紡織、漂染、成衣加工、輔料、市場營銷等各個領域,產業集群優勢明顯。目前,擁有3500多家服裝及配套行業企業。鄭來久也期待能夠在泉州建立超臨界生態無水染色實驗室,讓這一新技術走向工程化,助力石獅紡織服裝產業實現技術提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