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問題一:2017年產業將呈現怎樣的特點?
一、需求增長乏力。美國好一點,歐洲和日本都不怎么樣,金磚五國等新興國家增長還可以,但整體占比太小,拉動的貢獻率并不高。中國肯定會慢下來,今年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當中,紡織服裝行業消費還能夠呈兩位數增長,明年是否仍能保持10%的水平并不好說,因為基數總量在不斷增大。
二、產能疊加越來越大。隨著產業的轉移與各相對落后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產能增加不少,資本籌集也不困難。以新疆為例,一年前,800萬錠,60萬噸紗,估計到明年規模可達152 0173 3840萬錠,形成120萬噸產能。新疆一共產出400萬噸
到目前為止,中國75%的產能還是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沿海五省,但產業的火熄不下來。一是勞動力安置費難以承受,一個老廠一個人估計超過10萬,1000人的安置費就要上億。此外,還有一些銀行貸款需要企業歸還,稅收要清零。
9月份,我到北京去參加了一個某部委的產業轉移座談會,會議召開的背景是企業紛紛轉移投資國外,到中國的中部和西部去投資的不多,怎么辦?會上,我建議,如果鼓勵企業到中西部去投資,一方面中西部的優惠政策要能引鳳筑巢,另一方面原來的投資所在地要有退出機制,這個建議引起了有關領導的重視。
而現實情況是,增量上去了,減量退不出,產能疊加,中低檔產品競爭更加激烈。
三、消費進入隨意經濟時代,利潤越來越往終端傾斜。現在整個紡織服裝產業從生產到流通再到消費,隨著隨意經濟比例越來越大,電商、網購包括移動端的消費,所有原來有規律的訂單都變得不規律了,實際需求并沒有很大的變化,但節奏、方式、心理緊張感、相互擠壓與過去完全不一樣。過去,歐美、日本的一些大品牌,都很強調運作規律,現在的情況則是,訂單沒有計劃與節奏的特征越來越明顯。產業鏈價值分配越來越往終端傾斜。
四、產業環境受政策和資本的影響越來越大。從產業環境來看,無論是政策的偶然性,還是受資本的影響,實際上比過去更加激烈了,“黑天鵝”增多。今年上半年,兩次出現棉價看空錯誤導致部分涉棉企業虧損嚴重。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市場形勢不好,棉花又充足,但棉花價格會被炒起來呢?因為資本與政策在起作用,沒有按產業的供求關系來,成為一場博弈游戲。深層次的原因在于,現在的資金沒地方投資,資金從房地產退出后,應該投入股市,但股市變化幅度不宜太大,所以資本主要的出路就在大眾商品中尋找機會,熱錢跑來跑去,就跑到棉花領域了。對于新年度棉花價格,我的觀點是全年平均為14500元±500元,再回到過去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水位已經抬高,但棉花有沒有可能被爆炒,也很難說,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問題二:未來的驅動力在哪里?
在滯漲的營商環境下,生意應該怎么做,企業怎么管,需要我們去共同面對。
未來驅動力不一樣了,表現在哪里呢?
一是創新。創新很難,創新對于大量的企業而言是“找死”,創新成功的概率*多只有20%,80%可能血本無歸或只能搞個半成品。企業創新意識強是對的,但如何創新非常難,創新一定要做出不一樣的東西來。
二是互聯網。互聯網大家都要去擁抱,不能夠只把它理解成信息或者渠道,也不能夠只把它理解成技術手段。互聯網實際上帶來的是消費方式、也就是服務對象的變化,流通方式、生產方式都變化了,因此決定性的因素變了。過去有形的東西非常重要,未來無形的東西非常重要。比如大數據是未來*值錢的東西,怎么去應用呢?應用數據的能力就至關重要。在互聯網環境下,沒有一個產業是所謂傳統的。
三是金融。什么叫金融?大家一般的理解可能就是股票、債券、存款、資產管理、信托等。實際上,真正的金融是一個企業另外的一種經營方式,做金融就需要看機會成本和機會收益。金融對未來的任何一個企業都至關重要,一個不會做金融的企業其經營能力無法強大。
總之,實業并不是不好做,而是要看創新力、擁抱互聯網的能力,以及與金融的接軌能力,這些因素會影響企業能不能做大、做強、做好。
問題三:怎樣的企業才能生存與發展?
未來的變化速度快,不確定因素多,全球互聯、金融一統天下,只有兩種企業才能生存和發展:
**種是整合能力強的企業。企業的游戲規則是整合,衡量對產業內外的整合能力。如果不整合,企業只靠自力更生,很難強大。在跨界整合的背景下,要做大做強企業就一定要整合。
第二種是永遠做專業,做一個部件。我們看紡機設備是某某牌、某某牌,這個機器的關鍵部位是由一些專業企業提供的,這些企業才是細分企業,能夠長久生存。企業只要細分,哪怕只做一個紐扣都可以獲得暴利,因為這種紐扣別的企業做不出來。所以對于廣大的中小企業,要走專業的路,沒有東張西望的可能。這類企業也許社會影響力不是很大,企業規模不是很大,但肯定能在某個專業領域站到制高點,所以要一代人一代人把力氣花下去。
問題四:如何進行產業轉移與投資?
我個人不太主張或認同“中國的某一個地方還有一個好的投資環境”的說法。為什么?因為當前要發展經濟,地方政府可能給企業免費造廠房,提供給投資企業用5年或10年,再加上勞動力廉價,一開始還有相對的優勢,但這些地方并沒有相應的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企業很難長久。
對于新疆,紡紗和坯布還可以去投資,紡織服裝后道的產業則要5年以后再看。為什么紗錠可以做?因為紗錠越來越依賴于機器和電,全世界都可以找到紡紗設備,只要融資成本低就行,新疆的電價肯定是全中國*低,這樣只要抵消掉運輸成本,其他就是優勢了。坯布也可以做,標準的坯布產品,只要織機先進,用電多,在新疆完全可以做,具備成本優勢。中央出臺新疆紡織服裝百萬人就業政策,明文規定到2018年,但從長治久安、百萬就業的角度來看,新疆的下一個五年,政策延續基本不成問題。
到越南投資,紗錠和制衣的機會越來越小,但坯布和印染還有機會,就是企業把研發、設計和營銷放在國內,把生產制造放在越南,可以進行嘗試。新疆,越南,五年拿不回投資就別去了,否則風險會很大。
現在,赴非洲的埃塞俄比亞投資成為熱門話題。確實,非洲是未來,但正兒八經實現投資落地,難度還是比較大。
問題五:在浙江的投資機會有什么?
浙江在做的幾件事情:
一是產業時尚。時尚肯定是跨界的,時尚是所有的商品和服務都必須有的,不光是服裝行業,所有的產業、商品都需要時尚。浙江省想依托中國美院、浙江理工大學等,據說中國美院周圍大約有500個工作室在從事一些創新設計。
二是建特色小鎮。小鎮化對我們這個產業有很多機會,就是說,可以為企業的退出機制營造一定的條件。
三是互聯網電商。上個星期,我在金華搞了一個時尚電商產業園開園儀式,要把產業園變成一個投資的孵化器,*終能否成功還不確定。華孚現在一方面要堅持主業,另一方面要共享產業,做供應鏈一定是為了打通品牌,憑我們自己去做品牌不現實,即使做了也要花費九牛二虎之力。要篩選品牌,再引導到園區來孵化,讓它們和供應鏈去協同。
我想,這三個方向性的選擇都很好:**是時尚,因為所有的產品都要時尚,沒有時尚的產品附加值很低,沒人愿意買;第二是做一些特色小鎮,不要一跑到農村去看都是千篇一律的現代化,太沒有味道了;第三是走互聯網之路,共享產業,進行產業協同。
問題六:華孚正在策劃的兩大投資項目:
現在,華孚也在策劃兩件事情,先向大家通報一下。**個,是在越南的隆安省靠近柬埔寨、老撾三國交界的地方征3000畝地,有意向創立浙商產業園,正在就土地、水電、稅收等方面爭取政府的支持。浙商產業園項目得到越南政府的支持。第二個,是在新疆阿克蘇建設時尚小鎮,大體是浙江省政府出資2億元、新疆出資4億元,企業再進去。這主要是看中阿克蘇是新疆棉花重要產區,在南疆地位比較重要。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