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河南紡織行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一些結構性矛盾開始越發凸顯。主要表現為:整個產業鏈發展不平衡,呈現‘前大后小,中間弱’的特征。”河南紡織行業 協會常務會長袁建龍說,前大是指棉紡初級產品規模大,后小是說*終產品服裝小,中間弱是印染環節薄弱,致使紡織與服裝上下游不匹配,難以形成綜合優勢。
據河南紡織協會秘書長李繼鋒介紹,目前河南印染企業不多,大多布局在縣市級城市。河南省擁有印染企業50多家,主要分布在新鄉、安陽、商丘、開封、許 昌、洛陽等地。這些印染企業的生產規模較小,總共年產印染布10億米,只占全國印染布總產量的1.68%。而且,設備工藝相對落后?!翱梢哉f,有的生產設 備工藝到了淘汰的邊緣,只能進行一些低端面料的染整。印染環節成為河南紡織行業發展的瓶頸。”前幾年,河南省在討論是否大力發展印染產業時,當時有兩種態 度:有人主張上馬,補缺河南紡織產業短板;有人則認為,不能以犧牲環保和子孫萬代的利益為代價換取產業經濟的發展。河南在制定“十二五”紡織發展規劃中, 省政府有關部門的態度一直很謹慎,同時考慮到河南水資源短缺,*終的折中提法是“適度發展印染”。
當時,安陽規劃了10萬噸針織印染等9個項目,由于資金不到位、企業變故等原因,至今大多數項目沒有建成。2012年12月,和合印染集團在扶溝總投資15億元,年產 1.8億米高檔面料印染項目現仍在建設中。
袁建龍表示,雖然印染是河南紡織的薄弱環節,企業少且規模不大,但印染產業畢竟是排污重災區。莫把弱勢當沒事,治理污染迫在眉睫,企業必須把它當作頭等大事來抓。
已實施的新環保法采取了一些嚴格的措施,監管手段出了硬招,如查封、扣押,特別是根據公眾意見,又規定了環境公益訴訟,針對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問題,又設計了按日計罰。
中國印染行業協會秘書長林琳表示,正在制定的《紡織印染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基本完成編制工作,2015年可印發實施(以下簡稱“國標”)。
據了解,對于紡織印染廢氣而言,很多企業目前還沒有意識到廢氣排放的嚴重性。由于監測技術不完善,廢氣排放的控制也一直得不到重視,很多企業只能參考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等相關標準來控制廢氣排放。這一次,國家要科學地控制紡織印染廢氣,專門針對紡織印染行業制定相關排 放標準。
2013年9月,國務院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對多個行業進行工業廢氣重點治理,紡織印染行業是其中之一。2008 年,我國紡織印染行業VOCs(揮發性有機氣體)排放量分擔率為8.8%,占工業過程VOCs排放的30%以上。VOCs與PM2.5二次氣溶膠形成有直 接關系,對大氣環境影響較大?!皣鴺恕敝邢嚓P指標的空缺一直使相關治理缺乏依據。
“這次‘國標’的出臺,彌補了治理標準,也將紡織印染行業的污染治理納入到了法治的軌道?!痹堈f。
袁建龍認為,國家出臺強制性政策,有利于紡織工業今后的發展。特別是以出口貿易為主的紡織產業,執行“國標”有利于參與國際競爭。同樣,對于國內紡織產業的成長來說,也是必須補足的功課。
廢氣排放標準出臺后,在標準強有力的約束下,紡織企業勢必要加大廢氣治理,以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隨著標準的出臺,印染企業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將進一步加大,企業將面臨更大的環保壓力,部分不符合要求的企業或將退出市場,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
以創新降能耗
在談到如何把新環保法和將要實施的國標落到實處時,袁建龍說,新環保法和國標對于河南紡織業來說,既是壓力,更是挑戰。河南要以印染、化纖、棉紡織行業 為重點,應該和行業已經開展的節能、節水、減排、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結合起來,將新環保法和將要實施的國標落實到原料、生產、回收等方方面面。通過設備改 造升級和技術創新,實現節能減排。
印染行業。重點開發散纖維染色、紗線染色產品;積*推廣涂料染色、數碼印花、轉移印花等產品;重視研 究各類生態及環保技術標準、規范,加大生態紡織品開發創新力度。在技術改造升級方面,推廣應用高效低耗環保的涂料印染、轉移印花、氣流染色、短流程前處 理、生物酶處理、冷軋堆、松式節能烘干等新工藝;推廣應用電子測配色、自動配料、數字在線監測;實施廢水廢氣余熱回收、中水回用和廢水深度處理等新型工藝 技術和設備,實現節能減排。
化纖行業。加強滌綸、錦綸、粘膠、氨綸差別化、功能化纖維產品研發,發展醫衛用纖維,提高新型纖維產業化比 例;鼓勵芳綸、溶劑法纖維素纖維、超高強聚乙烯纖維、聚乳酸纖維等新型纖維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在技術改造升級方面,加強尼龍產業鏈配套建設,提高聚合裝 置單線生產能力,降耗節能;提高粘膠纖維的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水平。
棉紡織行業。以純棉針織產品為重點,發展色紡紗等高附加值品種;推 進非棉天然纖維和差別化纖維等新型纖維開發應用,生產高品質紗線和織物;積*發展休閑面料等特色品種。在技術改造升級方面,鼓勵采用新型、高效、節能設 備,加快技術升級改造,提高“三無一精”的比重;支持企業采用連續化生產設備;鼓勵采用環保漿料;推進高效智能空調系統、建筑物節能、電機變頻、新型照明 等節能技術改造。
以循環贏未來
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低碳經濟”爭奪戰,已在全球悄然打響。那么,“低碳經濟”在河南紡織行業的落腳點在哪里?
袁建龍的回答是,在循環利用上,以循環贏未來。他認為,將來世界經濟體的競爭,必然是低碳技術、低碳產業、低碳規則的競爭。比如印染行業的廢水廢氣余熱 回收、中水回用和廢水深度處理;化纖行業的廢水、廢物、廢氣綜合治理、回收和再利用;廢舊紡織品服裝的纖維回收與加工再利用等,循環利用的方面很多,潛力 巨大。
袁建龍還明確提出,2015年~2020年,河南紡織全行業單位增加值綜合能耗年均降低5%、水耗年均降低7%、廢水排放量年均降低7%以上的目標。
“堅決執行新環保法,只有以低碳化競爭、環?;偁幦〈|化競爭,河南紡織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痹埍硎?。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