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信息化裝備實現“無人”車間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在日前召開的全國紡織行業兩化融合推進大會暨“紡織之光”重點科技成果現場推廣活動上表示,“十二五”期間,紡織行業 與互聯網的融合速度在加快,服裝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電子商務應用、公共信息服務、精準營銷、產品質量可追溯方面的信息技術應用都取得了顯著效果,數字化、 網絡化、智能化生產制造涌現出一系列基礎成果和應用案例。
將信息化戰略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是業內**將傳統工藝與 信息化管理實現融合的典范。據公司首席信息官李文繼介紹,目前,公司已成功自主設計、開發和運行信息化模塊152 0173 3840個,形成以ERP為平臺、包括集成設備中 控系統,自動化立體倉庫、智能筒子紗染色控制系統等多項智能制造應用技術。特別是智能紡紗工序的應用,使紡紗工序流程變短,萬錠用工人數降低到20人以 下,不僅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也使紡紗工廠實現“早班有人,中班少人,夜班無人”的現代化智能生產。
江蘇大生集團有限公司在其工業園內建 成的中央計算機控制中心,全方位推廣運用以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為核心的信息系統。僅憑能源管理系統一項,就可實現年節約用電5%,約95.84萬度的電量, 折合117.79噸標準煤。而公司的數字化紡紗車間,已經實現從原料到成紗自動配送等各種工序設備的集成信號控制。
由江南大學教育部針織技術工程中心研發的“基于物聯網技術針織生產智能管理系統”,具有數據實時采集、質量實時監測、訂單實時查收、進度實施調控等功能。而針織MES系統可以降低15%的人工成本及10%的紙張消耗,同時提高20%的工作效率。
多名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兩化融合的進一步推進,紡織行業未來的信息化趨勢,是將產業鏈要素與分支鏈條連接在一起,形成覆蓋全行業經營環節的信息化產品,輔助企業建立快速反應的管理系統,實現企業的快速開發能力、敏捷生產能力、供應鏈管理能力和高效快速銷售能力。
網絡化生產提升企業效益
兩化融合的效果*終會體現在企業競爭力和企業效益提升兩個方面,卻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
夏令敏表示,“十三五”期間,紡織行業兩化融合的推進工作將重點集中在五個方面。一是進一步推進信息化技術在行業的應用,加快形成網絡化生產體系;二是 以智能制造為核心,建立智能制造生產線;三是加快兩化融合技術應用的推廣;四是推進信息化生產的標準建設工作,規范先進技術在智能領域的應用;五是建立公 眾服務平臺,提升行業服務水平。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信息統計部副主任翟燕駒認為,管控集成是實現紡織智能制造的關鍵,研究企業管控集成 管理模型、解決企業管控集成關鍵技術、完善企業在線生產監控系統是紡織企業邁向智能化的**步。接下來,應當進一步擴大行業整體提升試點,把棉紡行業試點 成果和經驗在全紡織行業進行推廣,并針對不同子行業建立相應的示范體系。
大生集團科技管理部部長趙瑞芝對這一觀點十分贊同。她告訴記 者,公司目前正在推進智能系統的改造升級,進一步實現與生產的管控集成,同時加強生產過程監控管理,全面推廣生產在線監測系統。李文繼也表示,魯泰集團將 進一步構建互聯網工廠平臺、跨國計算云平臺及信息交互平臺,實現產、效雙增值。
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沈杰則表示,獨木不成林,要 實現信息技術與紡織業深度融合,必須在行業內建立產品可追溯體系,通過物聯網技術盤活企業動產、解決部分企業融資難等問題?!敖ㄔO紡織行業數據中心是個不 錯的主意?!鄙蚪苷f道。他表示,豐富完善行業公共數據庫,挖掘行業大數據,是實現紡織產業鏈上下游、產品生產供應鏈前后道各企業間互通互聯的有效方式,也 是進一步完善行業指數數據采集和發布體系,提高指數有效性和影響力的重要途徑。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