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在13日參加“聚焦一號課題,建設科創中心——對話上海國企領導”全媒體訪談時,上海紡織集團總裁朱勇表示,長期以來我國紡織服裝業在全球分工 中,處于加工制造環節,即“微笑曲線”的“下頜”部分。要提高競爭力和附加值,需要向研發和銷售兩端拓展,上海紡織為此做了大量探索。
比如,在科技方面,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紡織企業是新型纖維、紡織機械的主導者,牢牢把握著全球高檔紡織品市場。為打破國際技術壁壘和壟斷,上海紡 織花費數十年時間,開發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纖維。像年產1000噸的耐高溫纖維芳砜綸,未來有望運用在國產大飛機C919上。“大飛機的坐 椅外套等紡織品,既要求防火性,還要重量輕、壽命長,這對紡織品提出了高要求。”朱勇說。
“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提出,對紡織業也是重大機遇。傳統的紡織行業,都是大批量生產,不能滿足人們個性化的要求。若要專門定制,價格又會 比較昂貴。朱勇表示,借助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可將消費者的體型掃描后上傳,把個性化的要求聚合成較大的訂單。“未來,定制服裝不一定意味著高成本、高價 格,這是上海紡織努力的方向。”
對于紡織業來說,光有科技還不行,必須用時尚的方式表達出來。由上海紡織集團操盤的上海時裝周,目前已躋身全球五大時裝周行列。“上海時裝周的50多場發布會中,有60%是設計師品牌,越來越成為本土服裝設計的風向標。”朱勇表示。
此外,上海紡織還把位于市中心的紡織老廠房,改造成了各具特色的時尚創意產業園區,部分園區如M50、尚街LOFT,成為上海的“時尚新地標”。目前,這一“時尚地產”模式已走出上海,開始向浙江等地區輸出。
堅持“科技+時尚”的戰略,讓上海紡織從原來的傳統工業,逐步轉型成與國際大都市匹配的現代紡織服務業。而順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今年以來 上海紡織持續加大海外布局,包括聯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相關企業,在非洲的蘇丹建設新型紡織產業園,覆蓋從
如此大的轉型升級,少不了國資國企改革的支撐。今年4月,上海國資委將上海紡織集團49%的股份劃轉至上海國盛集團,使得國有股權的流動性進一 步增強。在A股市場上,上海紡織集團擁有兩家上市公司——申達股份和龍頭股份,但資產證券化率尚不到30%。朱勇表示,上海紡織內部已成立轉制辦,將以核 心業務上巿或整體上巿為目標,逐步提高集團資產的證券化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