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年后,內地多數紡企陸續復工,截至目前,僅有少數中小型紡企還未復工。河北保定一家小型紡企負責人于總與筆者交流,他說,過去的2014年,紗、布行情低迷,加之低檔產品充塞于市,企業利潤空間不大。尤其像他們這樣的作坊式私營企業更是雪上加霜。老于表示,他們生產出來的棉紗沒人要,要倉庫堆積,無法給工人開工資,工人堵在辦公室討薪,企業沒法繼續經營下去了。“我打算改行了。”老于無奈地說,隨著棉紡行業進入微利時代,已基本沒有小作坊工作生存的空間,他打算關停企業。
其實,在河北、山東及河南等地不少中小型紡企遭遇與老于相似,他們面臨低端低價競爭、資金鏈條斷裂、工人討薪、產品積壓等一系列問題。市場人士估計,在2015年一季度停產的中小型紡企將增至6成,市場將逐漸是大中型企業的天下。
大中型企業年后的開工、訂單、利潤情況如何呢?據了解:
**,年后80%已經開工、復工,大多維持正常生產。山東德州某15萬錠紡企負責人說,他們廠以生產普梳32支、40支,精梳環錠32支、40支以及緊密紡60支、80支為主,少量氣流紡,產品主要銷往江浙及福建、廣東地區。“我們廠正月初八就復工了,現在是生產已經恢復正常。”負責人介紹,這幾天,工人陸續返廠,各條生產線能夠全部開動起來了。
在對10萬錠以上紡企的了解過程中,八成企業能夠開工,今年工人復廠、年后資金鏈條以及產成品積壓問題基本與往年差異不大。但是,是否能夠繼續堅持下去,依然需要看后期訂單及生產贏利情況。
第二,年后紡企訂單不多,大多以完成老訂單為主。河南鄭州某紡企負責人介紹,他們廠現在還沒有接到新訂單,老訂單只能維持到3月中旬,近期企業正在四處聯系客戶,爭取拿到一些新訂單。年后,很多紡企的主要有兩個任務,聯系訂單和采購原料。據了解,年后黃河流域僅有少數紡企接到訂單,而且仍以短單、小單為主,另外,這些紡企大多也不太敢接長單,主要是擔心不能正常交貨。綜合來看,訂單情況明顯好轉的企業僅在10%左右,35%左右的企業年后小量接單或使用老訂單能夠維持正常生產,其余約55%的企業手中基本沒有訂單,生產無著落,存在年后開工即停產的風險。
業界同仁說,由于中國
第三,15%企業利潤好轉,85%的企業利潤沒有好轉。年后,紡企利潤情況也已發分化,其中,一些以生產高端、高支紗、特色紗的企業利潤情況較好。比如,3日,山東濱州某紡企反映,他們廠生產的高配棉精梳緊密紡60支、80支,目前價格在37000元/噸、57200元/噸一線,價格相比春節之前略漲,目前仍以維持老客戶為主,生產線能夠滿負荷運轉。“主要是來自進口紗的競爭不大。”該企業負責人說。
另外,一些大型紡企利潤情況也不錯。比如濱州某大型紡企,今年能夠拿到1%關稅配額約3.5萬噸,再者所用原料總體成本較低,而且企業規模大,抗風險能力強,融資成本低等因素,使這家企業在全世界弱市之下,仍能夠保持旺盛生命力,而且贏利水平呈上升趨勢。
但是,相比這些企業,國內大多數常規紗、中低紗生產企業贏利情況并沒有好轉。比如河南一家紡企,以生產12-40支普梳紗為主,目前報價與進口紗的價差在1000-1500元/噸,相比沒有任何競爭力,再者,按照當前國內棉花價格,該企業生產一噸紗線僅有300-400元/噸利潤,由于產品長期積壓,加上倉儲、利息等成本,企業是微虧狀態。“這樣下去,很快我們就要關門了。”該廠負責人李總說。
綜上所述,2015年春節之后,國內紡企整體運行不佳,其中小型作坊式企業“生命垂危”,而大多規模企業也運行不佳,追究關鍵因素仍是成本過高造成。因此,痛下決定,降低原料成本是擺在政策面前的一道大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