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2014年我國桑蠶繭價格持續走低,業內人士表示,國際生絲市場需求低迷,影響了桑蠶繭的價格。未來,我國應該密切關注繭絲市場變化,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生產,保持產銷基本平衡,促進繭價回升。
繭價降蛹價升
記者了解到,去年我國繭價下降蛹價上升。2014年5月份以來,國際生絲市場一直低迷,導致桑蠶繭價持續走低。全國桑蠶鮮繭加權均價152 0173 3840元/50公斤,同比下降175元/50公斤,下降8.71%。除貴州、甘肅、新疆3個生產小省(區)略有提高外,其他15個省(區、市)都不同程度有所下降,特別是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山東、廣西6個省(區)下降200~290元/50公斤。以食蛹為主的柞蠶鮮繭加權均價為1881元/50公斤,同比提高212元/50公斤,提高12.71%。其中柞蠶蛹均價2293元/50公斤,同比提高328元/50公斤,提高16.7%。
與此同時,鮮繭收入桑減柞增。2014年全年我國桑蠶繭總產值238.9億元,同比減少22.4億元,降幅為8.58%,除云南、陜西分別增收5167萬元、352萬元外,其他省(區、市)基本都是減收。減收過億元的省(區)有:廣西減78881萬元、浙江減59565萬元、江蘇減32271萬元、四川減14880萬元、安徽減12428萬元、廣東減10360萬元。柞蠶繭總產值30.8億元,同比增加2.04億元,增7.11%,其中主要是吉林增加17413萬元,遼寧減收7600萬元。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東北蠶蛹比蠶繭市場更旺,蛹價比繭價高出21.9%,達到2293元/50公斤,使蠶蛹增值42.88%,增加收入53766萬元。
蠶繭產量桑增柞減
據了解,2014年我國桑蠶飼養面積桑增柞減。從18個桑蠶主產省(區、市)生產情況看,江、浙桑園面積繼續減少,廣西、四川、云南繼續增加,其他大部分蠶區桑園面積基本穩定。合計桑園面積1250萬畝,同比增加7.1萬畝,增0.57%。其中江蘇和浙江分別減少9萬畝和5.1萬畝,廣西、四川、云南、湖南分別增加10萬畝、5萬畝、4.4萬畝、1.3萬畝。柞蠶7省(區)放養柞蠶面積1157萬畝,同比減少74.5萬畝,減6.05%,主要是遼寧因旱災減少150萬畝,河南增加80萬畝。
此外,去年全年蠶繭產量桑增柞減。2014年蠶繭總產量65.08萬噸,比2013年增加780噸,增幅為0.12%。其中增產的有7省(區、市)、減產的有11省(區、市),增產或減產較多的有:廣西增產8500噸,云南增產5300噸,浙江減產9000噸,江蘇、廣東、安徽分別減少1700噸、1200噸、1000噸。2014年柞蠶繭總產量8.18萬噸,比2013年減少4281噸,減少幅度為4.97%,其中作為食用的柞蠶蛹產量5.87萬噸,同比減產2056噸,減3.38%。
產銷平衡促進繭價回升
目前,我國蠶桑生產中存在兩方面問題制約著桑蠶繭價格的上漲。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微粒子病對蠶桑生產威脅日趨嚴重。近幾年蠶種質量監測結果表明,蠶種無毒合格率降低,帶毒合格率升高,超毒淘汰率大幅上升,使年燒毀蠶種近百萬張,損失較大;另一方面我國對于蠶桑生產投入較少。目前,國家除了對蠶種場的建設和改造有一定投入外,對桑樹苗木繁育、桑園建設、小蠶催青育苗、蠶室建設、病蟲害防治等方面一直未有相應的項目支持,導致生產水平提高比較緩慢。
為此,有業內人士建議,我國應該密切關注繭絲市場變化,加強生產指導,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生產,保持產銷基本平衡,促進繭價回升,爭取蠶桑生產效益盡快恢復提高。此外,在繼續加強蠶種質量監管的同時,加強蠶桑生產設施建設,加大對桑園、蠶室、蠶桑生產機具的投入,提高生產的科技水平。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