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四川是蠶的始祖嫘祖的故里,亦是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蜀錦、蜀繡被譽為古代絲綢中的奇葩。如今,雖然南方絲綢之路上的鈴聲日漸稀落,但燦爛的絲綢文化卻浸入古道的江河,長流不息。在實施“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背景下,四川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長江經濟帶交匯點,如何依托南方絲綢之路商貿大通道,推動絲綢產業發展,成為行業人士關注的焦點。
去年,在全國繭絲綢行業經濟顯現出增速放緩的態勢下,四川省繭絲綢行業也同樣面臨一些新的困難和挑戰。面對復雜的形勢,四川繭絲綢行業采取了什么樣的措施?行業實現了怎樣的發展?未來的發展目標是什么?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四川省絲綢協會、四川省蠶業管理總站以及四川繭絲綢企業的相關負責人。
40家企業15家虧損總體贏利10974萬元
四川省絲綢協會會長陳祥平向記者介紹,2014年,在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國際絲綢需求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四川省繭絲綢行業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培育多元化開發等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實施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戰略,實現了行業運行平穩發展。如,2014年1~11月,四川省蠶絲產量34888噸,同比增長9.94%,占全國總產量的23.09%,居全國第二位;蠶絲及交織物(含蠶絲≥50%)22458萬米,同比下降0.01%,占全國總產量的33.92%,居全國**位;蠶絲被152 0173 3840萬條,同比增長12.54%,占全國總產量的6.31%,居全國第六位。
陳祥平指出,去年雖然四川省主要產品產量繼續保持全國前列,但絲綢工業經濟增速放緩,企業經濟效益上揚艱難。據四川絲綢協會秘書處初步統計,2014年1~11月四川省絲綢工業實現產值230億元左右,全年絲綢工業產值有望超過2013年,但預計增長幅度不會太大。就企業經濟效益來看,據四川絲綢協會對40家重點繭絲綢企業跟蹤監測顯示,去年企業經濟效益呈現先抑后揚走勢。2014年前3個月受企業開工不足的影響,經濟效益同比降幅較大,進入4月份后,隨著企業生產運轉正常、產品結構的調整以及部分技改擴能等項目的投產,企業經濟效益開始逐月回升。到9月底,40家企業中有25家贏利,15家虧損,虧損面為37.5%,盈虧相抵,實現利潤總額10974萬元,2014年絲綢工業企業虧損面有望下降到25%左右。
另外,四川省外貿出口下滑明顯,部分商品出口降幅大于全國平均水平。陳祥平表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國際需求難有明顯回升。盡管世界經濟正在復蘇,但仍處于低速增長的調整階段,全球貿易增長的動力不足,因此國際絲綢市場需求短期內難有根本性好轉。
繼續鞏固蠶業基礎主推3種經營模式
按照以往的慣例,行情波動會造成行業損傷,但是四川繭絲綢行業能夠在波動中保持基本穩定,成績來之不易,這與行業積*加強桑蠶產業基礎建設有著密切的關系,四川省蠶業管理總站站長楊彪說。他指出,四川省為了加強蠶業基礎,**,優化蠶桑區域布局,促使農業發展方式根本性變化。去年,攀西地區、川南地區發展勢頭非常好,蠶桑基礎得到鞏固,四川省實際栽桑面積增長超過5萬畝。其次,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優質優價作為手段,提質增效。四川蠶業與廣西相比在數量上存在差距,因此要重點提高質量。再次,在品種體系上實現質的突破。如今,四川已經形成了具有地域優勢的蠶品種和桑品種。*后,在農業經營機制上,突出龍頭企業帶動作用。目前,四川主推三種經營模式:以寧南為代表的“政府+龍頭企業”帶動,政府主要作用;以綿陽為代表的“公司+農戶+龍頭企業”的市場化運作模式,龍頭企業與農民真正建立了利益共同體,實現企業與農民的雙贏,這一模式是四川絲綢行業重點推廣的模式;以南部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合作社是帶動主體。
對于今后蠶業的發展,楊彪表示,2015年將主要提高“三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
扎實蠶業基礎,創新發展模式,推進蠶桑繭絲產業可持續發展,也是四川省涼山州蠶業發展的方向,更是其近年來得以穩定發展的重要原因。四川省涼山州蠶業管理局局長王其明表示,2014年涼山州蠶繭產量達到50萬擔,比2013年增長2%,提前一年實現了“十二五”蠶業發展目標,連續12年位居全省**。同時,他指出,涼山州在產業發展的思路、產業扶持、產業效益、產業包裝、產業文化的挖掘、產業深度開發等方面還存在差距,需要今后不斷轉變觀念,進一步在基地建設上下大功夫,努力推進蠶桑繭絲產業可持續發展,真正把涼山州打造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繭絲之都”。
多元發展反哺絲綢加強自主品牌建設
四川作為中國的繭絲綢主產省份之一,一直以來其桑蠶絲都備受國際**青睞,但從世界絲綢產業鏈來看,四川省繭絲綢行業一直以原材料和初加工產品供應為主,終端產品出口所占比例較小。例如,四川某繭絲綢企業在與愛馬仕的合作中,只能提供一部分符合要求的生絲加工,生絲加工好之后,要運到江浙生產出絲巾,然后再回法國貼上愛馬仕的牌子。一條賣3000多元的愛馬仕絲巾,留在四川企業手中的不過150元。為了彌補四川絲綢與國際品牌的差距,陳祥平說,今后四川省絲綢協會將牽頭在巴黎設“四川絲綢設計中心”,依托中心捕捉國際潮流趨勢,做產品設計、展示和品牌營銷。
除了創建自主品牌,四川的絲綢企業也在采取多種措施,積*化解行業壓力。以四川安泰繭絲綢集團有限公司為例,公司是一家集蠶桑生產、蠶繭收烘、繅絲加工、外貿出口為一體的蠶桑產業化企業。如今,公司以絲綢為主導產業,以房地產為骨干產業,以酒店經營作為新興產業,采取跳出絲綢、多業發展,從而反哺絲綢的發展模式,使公司獲得了很多發展機會。公司董事長唐定云表示:“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就能耕耘出百年企業,只要我們采取有效的措施應對行業困難,堅持到底,一定可以做得很好。”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