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外媒稱,由于中國正在努力應對國家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9月23日報道,根據加入世貿組織時的談判條款,中國必須允許國內紡織企業每年免稅進口89.4萬噸的棉花。一般情況下,為迫使紡織廠購買國產棉花,中國的中央計劃部門會推遲一段時間才向紡織企業增發進口配額。
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副司長劉小南表示,2015年將只發放*低限量的配額。
連續三年以高于市場價的價格收購棉花后,中國現正為過剩的棉花儲備而煩惱。政府必須逐步賣掉過剩的棉花,同時又必須避免大幅壓低棉價而導致中國農民完全停止種植棉花。
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的分析師馬文峰說:“中國所有的國家棉花儲備庫都存在過剩。這造成了很多副作用。”
如果國際棉價足夠低,使得無配額進口在繳付40%的進口稅后仍可盈利,那么中國紡織企業仍可能在沒有配額的情況下進口棉花。目前的價格就存在這種情況。9月22日,中國
洲際期貨交易所10月期棉價格為每磅65美分,8月份時期棉價格曾跌至5年*低點。今年以來,棉價累計下跌了27%。
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停止收購后,2014年的前8個月中國共進口152 0173 3840萬噸棉花,同比下降38%。前幾年,由于收購價和市場價相差*大,因而一些進口棉花也用于國家儲備。
北京的一位棉花市場分析師認為,明年發改委只允許向世貿組織承諾的*低限度的棉花進口是“可以理解的”,“他們總要以這種或那種辦法出售棉花,不能一直坐守這些棉花儲備”。
鑒于棉儲政策計劃外的成本,中國今年早些時候調整了棉花收儲政策,改為向新疆棉農直接補貼。新疆是毗鄰中亞的干旱地區,其中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產棉**大戶。
半軍事化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毛澤東時代戍邊政策的遺產,兵團以棉花生產不僅關乎農業政策也關乎國家安全為由爭取了補貼。
這一補貼政策也可能擴展到中國內陸省份,但具體細節尚未公布。
同時,外界預計隨著中國消化棉花庫存,國內棉價將繼續下跌。這種預期令國內客戶難以貸款購買棉花。馬文峰說,銀行會擔心客戶持有價格昂貴的棉花庫存。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