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今年1月,愛爾蘭**走出歐債陰影,重返國際債市。隨后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甚至是希臘也順利發債,“五豬”先后上岸,瞬間歐元區經濟似乎讓復蘇的夢想照進了現實。
好景不長,二季度環比零增長的數據又讓歐元區重回噩夢,尤其是德國、法國這些大國的先后“淪陷”。一時間,歐元區復蘇夭折的說法甚囂塵上。
復蘇停擺
歐盟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環比零增長,低于市場預期的0.1%,也弱于一季度的0.2%;同比增長為0.7%,比一季度增速降低0.2個百分點。
數據陰霾下仍有幾縷陽光。荷蘭和葡萄牙繼**季度的經濟萎縮后,在第二季度有所反彈,增長率分別達到0.5%和0.6%。西班牙的經濟增速也從**季度的0.4%攀升到第二季度的0.6%。
可惜,較好的成績卻被歐元區中*大的三個國家的經濟數據沖淡了。意大利,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已經公布了0.2%的衰退,這使得意大利陷入了自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以來的第三個衰退期。法國,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其經濟增長仍然保持停滯。但是*致命的一擊來自德國,作為歐元區的驅動機,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0.2%。
“年初開始的歐元區經濟復蘇進程已經中斷。”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所副所長王朔直言指出,德國、法國等歐元區經濟增長發動機熄火是造成歐元區經濟復蘇中斷的主要原因。
意大利和法國主要毀在自身體制改革問題上。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歐洲部研究員姚鈴解釋稱,意大利政治體制動蕩,導致經濟政策改革難落實,同時危機期間負債規模過高,“船大難掉頭”;法國福利體制過于繁重,危機前還可以靠自身過硬的制造業等基礎“扛”一下,危機爆發后“入不敷出”,經濟增長問題開始凸顯,經濟迅速轉入下行通道,至今未有好轉。
至于德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歐洲部副主任劉華芹認為,對于債務危機后,主要依靠出口提振帶動復蘇的歐元區經濟來說,烏克蘭危機帶來的掣肘效應其實早已顯現,經濟領頭羊德國的低迷表現,就與烏克蘭危機脫不了干系。
良方何在
歐元區復蘇不振,歐央行作為政策決定部門自然心急,先后祭出多項措施打壓通縮,刺激經濟增長。
資料顯示,早在今年6月,歐央行就將基準利率降低到了0.15%,成為引進負利率的**大央行,推出第三輪長期再融資操作(LTR03),宣布將結束證券市場計劃購債沖銷操作并正籌備資產支持債券購買計劃等。
不過,正如《經濟學人》所指出的,歐洲央行的批評者認為已出措施并不夠,他們希望央行推出量化寬松政策——創造貨幣來購買金融資產。但在杰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對于歐版量化寬松,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繼續堅持此前“*好準備”“有必要時推出”“非常規性貨幣政策”的表態,顯示出其更傾向于將歐版量寬作為*終武器延緩推出。
從德拉吉近期的言論中可以看出,相比歐版量寬,歐央行當前更推崇區內各國繼續進行結構性改革。德拉吉稱:“歐元區經濟難以提振,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結構性改革的不充分。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那些進行了較大結構改革國家的經濟情況要明顯好于其他國家。”
此話也并非全無道理,以逆勢下實現增長的歐元區第四大經濟體西班牙為例,姚鈴認為,債務危機后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有效執行,為西班牙經濟現階段復蘇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包括改革銀行業、削減福利支出等。
除此之外,王朔補充道,歐元區還可以寄望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進而壓低歐元匯率,由此提升競爭力,增加出口。
相關鏈接
歐元區8月經濟景氣指數下降
據新華社電歐盟委員會8月2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衡量歐元區經濟信心的經濟景氣指數8月環比下降1.5點,至100.6點,為今年以來*低水平。報告還顯示,同期歐盟28國的經濟景氣指數下降1.2點,至104.6點。
8月歐元區經濟信心下降主要受到零售業、消費、工業、服務業信心下降影響,企業信心指數則基本與上月持平。
在歐元區主要經濟體中,意大利和德國的經濟信心指數下降*多,其次為法國和荷蘭,西班牙的信心指數與前期持平。
歐元區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季調后環比出現零增長。同時,7月年通脹率由上月的0.5%降至0.4%,這些數據表明歐洲經濟目前仍然難言樂觀。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