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2014年二季度至6月6日,國內純棉紗線價格明顯走低,但仍難拼過**成本優勢的混紡棉紗和進口棉紗。純棉紗線價格下滑,對于消耗大頭的服裝及家紡企業而言理應是重大利好,但二者皆淡定應對。市場對于純棉替代品——混紡產品的接受程度及服裝企業的積壓存貨讓已經降低“身價”的純棉紗線仍難搏回市場份額。
卓創資訊棉紗分析師徐曉苗在接受《金證券》記者采訪時表示,從2014年二季度至6月6日,國內的純棉紗線需求不強,紗價跌幅比較明顯。“目前來說國產紗價格仍然*貴,其次是進口紗,混紡棉紗價格*便宜,其中優勢不言自明。”
據卓創監測數據顯示,普梳環紡常規紗5月均價同比下跌了4%左右,月環比跌幅達到1%-1.2%,其他規格產品跌幅多在3%-4%。
徐曉苗告訴《金證券》記者,
“雖然政策在積*改變,但價格上去后再想下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位業內人士向《金證券》記者坦言。
海關數據顯示,我國進口紗的數量在逐年增加。2011年進口90.21萬噸,2012年152 0173 3840.62萬噸,2013年達到209.89萬噸,今年前4個月達68.26萬噸。徐曉苗表示,即使進口棉紗相較國產棉紗有價格優勢,但二者之和仍處于下降走勢,因為二者都不及混紡紗的價格低廉。
“混紡紗的市場歡迎度比較高,而且產品利潤大。”徐曉苗告訴《金證券》記者,從卓創2013年估算數據看,每噸混紡產品的利潤在400多元;而按高配32支純棉紗為例,年平均利潤水平為每噸虧損850元。如此高的利潤差,生產廠商沒法不動心。
“作為純棉紗線的主要消耗企業,服裝及家紡企業普遍應當能夠理性面對純棉紗線的價格下跌。”一位業內分析師告訴《金證券》記者。接受采訪的服裝及家紡企業負責人都表示,原材料價格雖然在下降,但對企業的影響程度還值得商榷。
一位服裝企業負責人向《金證券》記者透露,當前服裝行業不景氣,在產品大量積壓的前提下,企業不會因為原材料價格的走低貿然擴大采購量。
夢潔家紡[2.66%資金研報]公關總監皮世明接受《金證券》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家紡行業公布的數據看,目前全國具備生產資質的企業就有1萬家之多,不成規模的家庭式作坊數量很難統計。“雖然消費者清楚純棉的舒適度更高,但出于價格等多方面因素考慮,混紡產品也有很大市場。”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