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棉花庫存降至逾七年來的*低季節性水平,棉價大漲,所以今年擁有倉儲棉花的貿易商紛紛提出庫存,準備利用價格上升之機大賺一筆。但12家貿易商、買家和倉庫運營商表示,有些倉庫運營商卻千方百計拖延出庫速度,以便能繼續收取倉儲費用。
多年來這個問題一直在斷斷續續地困擾該市場,今年更是變本加厲,從美國德州盧博克市到田納西州孟菲斯市的倉庫都存在這個問題。雖然出庫遲滯現象未獲得普遍的報導,但貿易商表示,目前問題是現行的*低出貨速度規定于2004年開始實施以來*嚴重之列。
“由于棉花需要數月才能達到買家手里,美國棉商與種植商正在錯過銷售良機,”美國加州貝克爾斯菲市中型棉商Jess Smith & Sons Cotton的副總裁Kevin McDermott表示。
全球第二大棉花貿易商新加坡奧蘭國際(Olam International),以及其它貿易商呼吁采取措施,以迫使倉庫運營商盡快釋出棉花。
但那些擁有倉庫的業者,包括獨立倉庫運營商、棉農合作社和貿易商,表示他們的出貨速度完全符合政府規定。
不過棉花種植者倉儲協會(Cotton Growers Warehouse Association)也承認,通過拖延出貨來獲得更多收入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該協會代表著附屬于棉農合作社的倉儲業務。
這是因為出庫速度只規定了*低的棉花出庫要求。只要倉庫遵循這個*低要求,就沒有違反規定。
“我們正在尋找辦法,通過制度或通市場渠道,向提供良好服務的倉庫提供獎勵,打擊為牟利而囤積棉花的倉庫,”該協會的執行董事Andrew Jordan表示。
面對行業的壓力,美國農業部(USDA)準備自下月開始加強監管。USDA監管著全國超過300家倉庫。
目前并不清楚究竟有多少棉花卡在等候的隊伍中,路透采訪的市場消息人士不愿指明哪些倉庫等候時間*長。各倉庫儲存量大小不一,從1,000-500,000包都有。
數位買家稱,今年路易斯安那州一直是擁堵的熱點,該州距離美國部分主要棉紡廠和運輸樞紐很近。
由于廠家是配合即時生產制度(just-in-time)進行采購,棉花庫存很低,而且價格波動不穩,交易員擔心如果他們的棉花卡在排隊長龍中,他們會因短缺而措手不及,*終不得不支付高價從其他渠道獲取供應。
全球*大棉花貿易商-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 Commodities),也是美國*大的貿易兼倉儲運營商,該公司在美國八個州至少擁有18個倉庫。至于其他貿易商,Ecom Agroindustrial至少擁有六個倉庫,嘉吉(Cargill)和Olam各有三個倉庫。來寶集團(Noble Group)至少也有三個。上述公司均未對路透的采訪置評。
棉花排隊現象與金屬鋁倉儲面臨的問題相似,有時候鋁買家需要等候長達兩年時間才能提貨。美國司法部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正在對鋁市場的問題進行調查。
鋁市場解密
此前,華爾街見聞曾報道,
由于LME倉庫對每天的交貨量的限制,這使得倉庫擁有者可以獲得巨大利潤,因為終端用戶不得不為長達一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等待期支付租金。
漫長的等待時間還導致實際價格與LME合約價格脫節,在鋁價市場中一些**端的例子里,實際價格比LME基準合約價格溢價10-15%。
LME新提議將迫使那些提貨周期超過100天的倉庫,每天的出貨量至少比進貨量高出152 0173 3840噸,這些倉庫包括嘉能可的Pacorini,高盛Metro,以及托克的Nems倉庫。
棉花市場的擁堵程度并不像鋁市場那般緊迫,但問題都大同小異。
倉庫運營商提供租金折扣等激勵措施來吸納棉花和鋁。在經濟下行時期,這些交易對于手頭有富余原材料的商人而言是有利可圖的。
但當出口需求在2013年底升高且交易商急于在價格升高之際提貨時,他們發現,將貨從倉庫提出來并不像送進去那么容易。
Staplcotn倉儲副總裁Shane Stephens表示,客戶想要更快速從倉庫提取棉花,就要有支付更高費用的準備。
倉庫還希望保護他們的收入來源,尤其是在供應下滑之際。美國農戶本季收成較少,而棉花商的爭搶更是進一步消耗了庫存。
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5月**周,倉庫存貨降至400萬包以下,是至少2007年以來同期間的*低水平。
造成如此存貨現狀的原因之一在于美國農業部的*小出貨規則(minimum loadout rule),這項系統與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用來確保金屬流量的規則相仿。
近幾年來,LME上調了*小出貨率要求,以緩解排隊等候現象,現在正試圖推行更為嚴格的規定。
就棉花而言,運營商在任何給定單周必須運輸或準備運輸的量不得少于庫存或其運力的4.5%。一些倉庫由洲際交易所認證和監督,該交易所運營指標棉花期貨合約,要求棉花受到請求后在九周內裝運。
在需求高而供應低的時期,這樣的頻率過長,無法滿足長期經受價格波動而保持*低庫存的工廠的即時需求。
美國即將采行新舉措
2011年棉價劇烈波動令美國一家歷史悠久的貿易商關門大吉,并引發有關市場操縱的指控,如今在棉花產業關鍵時刻,這個問題又再度浮現。
據美國棉花協會(NCC)5月7日的公告,按照貿易商、農戶和倉庫運營商組成的行業工作小組建議,美國農業部將在下月實施衡量交付速度的新制度。
新數據將顯示商戶要求裝運多少包棉花,不過此一措施并不具強制性。
美國農業部拒絕評論這個新制度,也不對有關倉儲商交付棉花速度太慢的抱怨發表看法。
雖然許多市場人士稱,美國農業部這一舉措邁出了良好的**步,但奧蘭國際全球棉花部主管Ashok Hegde表示,做得還不夠。
“只有改變行業準則以提高交付速度,或者商業競爭壓力推動倉儲服務供應商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否則很難看到這種情況會發生什么改變,”他說。
排隊等候雖讓棉花業者感到苦惱,但似乎又不太可能向鋁那樣引起廣泛關注。可口可樂和MillerCoors LLC等易拉罐廠商因鋁市場排隊等候問題曾激起國會舉行聽證會和訴訟,指稱排隊等候推高現貨價格。
棉花市場不太可能出現這種情況。近月棉價(Prompt-month price)雖然高于期貨價格,但并未接近紀錄高位。主要棉花用戶在下一季新供應上市前都保持低調,并寄望向美國農業部施壓會提高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