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首批蠶種(1200張)在我們這里的小蠶共育室順利出殼,7天之后便可分發至各桑蠶養殖戶進行飼養。今年我們村又新種桑樹600畝,2013年我們村預計蠶繭總收入突破550萬元,要比去年多100萬元左右。”3月21日,凌云縣下甲鄉平懷村支書郁再儉對筆者說。
近年來,凌云縣通過“三動”即培訓帶動、服務推動、政策促動等強有力措施,不斷拓展桑蠶產業鏈條,使蠶桑產業成為該縣農民繼茶葉、烤煙產業之后又一增收的特色產業。
培訓帶動。“有了技術人員手把手地傳授技術,又有縣蠶桑辦幫忙找銷路,我們養殖的蠶就沒有后顧之憂了。”下甲鄉平懷村郁大哥一邊指著他家共育的小蠶,一邊興奮地告訴筆者。該縣縣、鄉的桑蠶辦在農戶養殖春蠶時機,組織技術人員開展養蠶實用技術培訓,推廣標準化養殖技術,大大提高了養殖效率。以前下甲鄉平懷村原來靠傳統技術養蠶,每張蠶簇產繭不到30公斤,近年來通過技術培訓,采用新技術養殖,蠶兒比原來增長1厘米,每張蠶簇可產繭40公斤以上,增收200多元。
服務推動。該縣有廣闊的山場資源,悠久的養蠶歷史,加之各鄉鎮黨委政府把蠶桑發展成為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有優良的種桑、熟練的養殖技術、一條龍式的收購加工鏈條,當地農戶已從桑蠶產業得到了較好的收益,同時也帶動了河池的鳳山、巴馬等與之相鄰的鄉鎮部分農戶種桑養蠶的積*性。為提高蠶桑養殖水平,該縣高薪聘請了8名養蠶(土)專家和縣桑蠶技術人員一起住在農戶家中,手把手地傳授養殖技術。
政策促動。為推進蠶桑生產快速發展,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扶持蠶桑示范戶發展生產,如方格簇蠶實行“買一送一”政策,即一元一張,買一送一;鼓勵建設小蠶共育室,農戶新建小蠶共育室,土地、林業等部門在土地、木材審批時予以優惠。
據該縣桑蠶辦主任黃和雨介紹,加尤鎮么賢村農民黃澤問,去年種植30多畝桑樹,共賺了10多萬元,成為當地養蠶致富的典型。目前,全縣有園桑面積5.9萬畝(可養蠶面積達3.9萬畝),今年預計養蠶3.7萬張,蠶農收入力爭突破5000萬元。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