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今年的服裝行業庫存之困,讓新品服裝過早迎來了打折季,“低利潤清庫存”竟演變成常態。各大商場中廳或大堂一個接一個的服裝特賣會應接不暇,就是明證。
整個行業形勢恐怕只能用“處境艱難”來形容,年底銷售和生產諸環節的問題更加明顯,如何應對因成本上升、需求不振帶來的行業困局,如何在全行業實現突圍?本報記者近日從終端市場到生產車間一線,深入走訪,試圖找到問題的答案,盡管這可能只是一種淺層次的觸及,但是紡織服裝業必須轉型圖存的濃重氣息已經撲面而來……
商家狂打折難撼“高庫存”
中山路悅喜客來3樓女裝區,大多數品牌專柜都張貼著促銷導購牌,滿100元立減40、二至五折優惠的力度著實顯示了廠家的“誠意”。
一家以時尚風格著稱的品牌用圍擋圍起了龐大的空間,銷售人員表示,她們正在里面整理庫存,過幾天會推出大規模的特賣會。打折已經成了這個冬天的“代名詞”,市場的不景氣可見一斑。
廠商“割肉療傷”
市場不景氣,讓高庫存的服裝業不得不瘋狂打折、割肉療傷。業內人士透露,這是服裝企業年底快速回籠資金的一次博弈。專賣店開得再多也未必賺到錢,這些特賣會上的收入卻是廠家實實在在的利潤,一方面現貨變成利潤,一方面省去了庫存產生的巨大成本。
也有堅持不打折的咬牙一族。消費者蘭女士經常光顧的一家店除了牛仔褲和秋裝有少許優惠,其他服裝標價依然維持原價。“這個價格廠家應該扛不了多久。”蘭女士認為。她在店里選購了半小時,除了三個店員,沒有見到第二位顧客,如此低的人氣下店面銷售額可想而知。“效益不好,銷售成本卻持續增加,降價清庫存是遲早的事。”
“折扣店”日子也不好過
即使用上了十八般武藝,許多廠家確定的消庫存目標仍未達到預期。“我們可以降價促銷,但有成本底線在這擺著。網站上這個品牌新款都可以打五折,而我們拿貨價就是五折左右,根本沒法競爭。”臺東三路一家品牌服飾連鎖店經理訴苦。現在好多品牌都借鑒“折扣店”理念,每個城市拿出1-2個店面做打折專區,比如他們的折扣店就在寧夏路一家商場內,但與網店相比,仍然不占優勢。
促銷成了“雙刃劍”
普遍的打折促銷給消費者帶來一種導向,人們已經越來越不接受正價商品。青島中大永晨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認為,這是一種惡性循環,越賣不出去庫存越多,要盡快消化庫存,就要依靠削價搞促銷。然而許多企業不具備降價條件——去年棉紗飆高到4-5萬元/噸,許多企業沒有掌握好投放力度,今年棉紗價格回落,企業的成本卻降不下來,只有虧本和積壓兩條路。“據調查,今年不少服裝企業訂貨量減少50%以上,大量服裝批發商改行轉做別的生意。”
對廠家來說,更惡劣的影響是口碑。不少當年的潮流**由于多年的折扣戰略,已淪為普通品牌。三季報數據顯示,在年輕消費群中較有市場的幾個休閑品牌中,安踏訂單出現15%-25%的跌幅,森馬今年7-9月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5.53%,凈利潤同比下降36.24%。美特斯邦威情況也不容樂觀,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13.4%。
業內人士分析,服裝企業消化庫存將會持續至明年甚至后年,而只有控制生產、壓縮開店、提高設計水平,才能在困境中殺出一條路。
廠家不“轉調”難有新起色
記者在采訪中聽到*多的話就是,不主動“轉調”只有死路一條。為此,青島中小紡織企業以不同的形式向時尚化、個性化、高端化演進。往上游走,加大產品技術的研發設計;往下游走,拓展多類營銷渠道,力爭在“微笑曲線”兩端獲取更多實惠。
調整產品結構
青島莊正職業服裝有限公司在青島算得上是老面孔了,前身為青島職業服裝總廠,以保安、工商等行業制服生產聞名。為應對市場變化,企業產品逐漸延伸到禮儀服、高檔西裝、高檔女時裝、休閑裝,還根據不同客戶需求,承做工藝精湛、款式新穎的高新技術特殊面料服裝,如防水、防油、抗菌性無毒無害醫療衛生服裝。產品遠銷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出口額近6000萬元。
“傳統企業的轉型**在思路上。”企業董事長黃玉珍告訴記者,2001年,莊正推出新品牌 “花手箱”**女時裝,因做工精良,迅速贏得口碑,在中年女性婚慶禮服領域打出了一片新天地。“在青島,每年有十幾萬新人舉辦婚禮,而且婚慶消費越來越高檔,我們就瞅準了‘婆婆媽媽’這塊空白市場。”
品牌再定位
記者了解到,即發、紅妮等企業分別通過面料開發、品牌定位的再創造,實現逆勢平穩發展。
紅妮集團品牌形象逐步向高端演進。總經理劉勇全告訴記者,紅妮今年在業內首次實現了 “針織內衣量身定做”,聯合行業紡織專家、設計師在產品面料、工藝和款式上不斷創新,與高檔內衣面料供應商美國杜邦、奧地利蘭精等世界500強企業結成戰略伙伴,合作開發出十多個系列上百款產品。近日,“紅妮”商標通過“馬德里注冊”,在邁向國際化的道路上有了自主品牌“通行證”。上半年,企業訂單同比增長10%,利潤增長13.7%。
“觸網”新體驗
從去年開始,島城原創服裝設計品牌“一華正紅”開始醞釀網絡攻略。今年上線以來,旗艦店保持著快速創新模式,獨特的原創設計和面料工藝的精湛很快吸引了一批忠實顧客。
品牌設計總監、身為中國十佳設計師的張一華告訴記者,網店對設計師來說就是一間網上工作室,通過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新型的購物環境,消費者通過網上購物、在線支付,實現原創產品的快速購買。這也意味著電子商務已經逐步滲入到紡織服裝產業的上游。但她表示,雖然電子商務為紡織服裝企業提供了一條突破困境的重生之路,對原創設計品牌來說,線上營銷絕不僅僅是賣產品,更主要的是品牌拓展,因此顧客的體驗是**位的。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