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應加快拓展網售渠道
據同花順*新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我國44家紡織制造企業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的有17家。而申銀萬國行業紡織服裝類A股上 市公司共55家披露了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凈利潤同比上漲的紡織服裝公司有28家,占比57.14%。此外,另有25家公司業績報憂。
“雖然整個三季度國內紡織業PMI指數仍然處于50以下,且未有明顯改善趨勢,但考慮到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且制造類企業高價原材料庫存逐步消 化,紡織制造業下半年的同比情況將略好于上半年。”東方證券相關分析師分析稱,目前來看第三季度紡織制造業上市公司業績降幅略有收窄,品牌服飾類上市公司 收入和盈利增速雖然普遍不如上半年,但凈利潤增速仍有望高于營收增速。
在采訪多家企業后獲悉,過去的一年,市場內外交困,紡織業的銷售行情逐步下滑,庫存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紡織制造業的企業平均庫存在下降,數據顯示企業去庫存的周期已經接近完成。”有機構在對制造業三季度報告進行梳理時指出,紡織制造業去庫存化步入尾聲,將步入復蘇階段。
“現在主要任務是處理庫存,庫存壓力已經嚴重地影響了企業的盈利水平和再生產動力。”溫州某紡織企業負責人在參加展覽會后表示,隨著近一段時間銷售的回暖,企業庫存壓力正在減緩。
“數據顯示,我國紡織制造業的拐點已經到來,年底前將迎來一波紡織業暖流。”上述相關分析師表示。
雖然多家機構傳媒提出紡織業觸底回暖的觀點,但也有相關人士發表了不同的看法。
某國際合作部經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隨著中國國內紡織品生產成本的不斷上升,中國紡織制造業正面臨全面的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紡織品的生產必 然會從東南沿海地區轉移到生產成本更低的中西部地區或者其他國家。現階段這種轉移剛剛開始,勢必要經歷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同時,除生產成本之外,還有 諸多不利因素影響著紡織生產規模的擴展,因此,中國紡織制造業不但尚無拐點可言,而且有繼續萎縮之勢。
“我是站在行業的總體情況來分析的。”該人員認為,很多機構認為拐點已到,這只是短期的分析,長期來看,除自身很多利空消息外,人民幣升值等外在因素也很重要。
中國紡織業的拐點是否會在近期到來尚無定論,但中國紡織業的前景仍是值得期待的。
“盡管當前中國家紡業出口訂單面臨減少的困境,但家紡業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中國家紡業正呈現出強者越來越強,而弱者將被逐漸淘汰出局的整合局 面。”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楊兆華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企業要在這個市場賺到錢,越來越依靠智力因素。隨著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發生變化,紡織企業也 要加快轉變傳統的銷售渠道,如果紡織企業還只停留在直營和加盟模式,那么要占領市場將是非常困難的。
“我們的檢測顯示,今年的1到6月,我國家紡產品網上銷售額增長了216%。這樣的增長是非常驚人的。”楊兆華認為,顯然,網上銷售必須引起家紡企業的高度重視。過去的兩年里,家紡產品網上銷售額增長是*快的,可見網上銷售前景很廣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