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8月31日,在“2012河南紡織高層論壇”上,中原工學院博士鄭瑾關于色紡紗及有色粘膠纖維的演講引起了與會代表的關注。記者專訪了鄭瑾,請他詳細解讀了色紡紗及有色粘膠纖維的發展。
記者:色紡紗及有色粘膠纖維對減少環境污染、節能環保有哪些好處?
鄭瑾:色紡紗由于紡紗前所用的纖維原料均通過染色或原液著色,故紡成紗后在針織與機織加工成織物后一般不需再經染色加工,既縮短了加工工序又減少了環境污染,符合綠色環保的要求。
色紡紗僅對35%~40%的
記者:色紡紗的發展情況如何?
鄭瑾:色紡紗起源于歐洲,*早應用于毛紡,后來逐步在棉紡、麻紡等行業推廣應用。
色紡紗行業在國內起步較晚,是紡織行業中一個新興分支行業。色紡產品被逐漸引入中國后,色紡產業得到超常發展。152 0173 3840,色紡基本空白。但進入 20世紀90年代后,色紡進入高速發展階段。色紡紗生產能力從初期的10萬錠左右增加到2009年的約300萬錠,成為世界色紡紗市場的主導者。目前,國內色紡紗生產產能已增加至600萬錠。
記者:既然色紡紗發展這么快,它的特點和優勢是什么?
鄭瑾:以色紡紗為原料制造產品,有利于下游用戶進行環保和節能生產。從紡紗到織布,用色紡紗生產同其他工藝相比,可以減少將近1/3的廢水排放,并在節約電能、蒸汽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色紡紗產品顏色時尚。色紡紗的本源就是自然顏色,在紡紗過程中,把不同顏色的纖維經過充分、均勻地混和后,紡制成具有獨特混色效果的色紗。混色紡紗通過色纖維的混和來獲得一種獨特的色彩,呈現出“空間混合”的效果,色彩透明、豐富,并且有層次的變化,富于立體感,從而產生人們希望的藝術效果。色紡紗做成服裝后顏色含蓄、自然,具有較強的朦朧感。這種自然的、返璞歸真的風格符合現代個性化、多樣化、時尚化的服裝發展趨勢和消費趨勢。
色紡紗可以實現多種原料混紡,產品更豐富、更具競爭力。色紡紗工藝能夠做出由棉、麻、毛、絲、化纖等多種原料混紡而成的紗線,結合流行色的演繹,能夠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產品。
記者: 有色粘膠纖維的技術創新體現在哪里?
鄭瑾:采用傳統工藝生產1噸染色布或染色紗通常需要消耗100噸水、500度電、6立方米蒸汽,而有色粘膠纖維的生產工藝相比較于白色粘膠纖維而言,每噸僅增加0.2噸水、5度電,不耗費蒸汽,不產生污水。對全國200余萬噸粘膠短纖維產能來說,該工藝的社會價值、環保效益將不可估量。
其技術創新在于,從粘膠纖維的生產源頭開始染色,生產四種單色的粘膠短纖維,代替傳統的白色粘膠短纖維。然后將四種基色纖維按比例組合,在下游色紡紗企業生產出各種顏色的紗線,*后織布、制衣。該工藝去掉了傳統的染色流程,既適合品種單一穩定、生產量大的粘膠纖維企業,也符合品種多、生產量小的下游色紗生產企業生產特點。而傳統上,兩者在顏色和產量上一直存在難以調和的矛盾。
有色粘膠纖維在市場上有著明顯的優勢。一是節能減排。“原液著色”型粘膠纖維的著色過程能耗低、污染小,不耗費蒸汽,不產生污水。二是加工成本低。纖維“后染”費用平均為7500元/噸,而“原液著色”型有色粘膠纖維僅比白色粘膠纖維增加4000元/噸。即使不去計算因此而減少的污水排放費用及對環境的影響,也會使色紡紗企業的產品更具有市場競爭力及更大利潤空間。
三是色牢度高。“后染”型有色纖維各項色牢度平均在3級左右,而“原液著色”型有色粘膠纖維各項色牢度均在4級以上。
四是可紡性好。“后染”型有色纖維染色后強度損失大,不利于紡紗加工,而“原液著色”型有色粘膠纖維能保持與普通粘膠纖維相同的力學性能,可紡性好。
五是混紡面料性能更優。在純棉色紡面料中添加10%~30%有色纖維素纖維,可使面料獲得更佳的手感、吸濕性、及舒適程度,并使面料的抗折皺能力增強。
記者:這兩種產品對河南紡織調整結構、解決同質化問題有何積*意義?
鄭瑾:河南紡織業應該有自己的特色。當前河南紡紗企業95%的產品是中低檔棉紗,同質化嚴重,在市場上競爭力不強,河南應該有鮮明的區域產品定位。色紡紗行業近10年規模增加了10倍,平均每年以22%~30%的速度增長。色紡紗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面料生產一直是河南紡織業發展的短板,而作為內陸省份,河南發展印染業存在著先天不足,缺水以及對環境影響的考慮,導致河南不可能去大力發展印染產能。河南紡織業必須走出一條有自己特色的發展之路,形成“有色粘膠纖維——粘膠色紡紗——色紡面料”產業鏈將是不錯的選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